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動夠了,就能靜

洽詢課程

看故事

紀錄藍天 / 林懷民口述(何鴻毅家族基金整理)

身體打開了,心就會開!

進入藝術,第一步,就是開啟五官。

 

何鴻毅家族基金的第一個藝術教育計畫,就是開啟眼睛的「憧憬世界」攝影工作坊。他們鼓勵孩子透過鏡頭,探索身分,家庭和社會,進而建立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關連。

 

基金的第二個計畫,名字很可愛,叫做「筆可能」。他們鼓勵孩子書寫,讓孩子先發掘自己,表達自己,進而反省自己和外界的關係。 先鼓勵孩子「看」,再帶著孩子「寫」,如今,他們要讓孩子「動」!這一連串根本又細膩的教育計畫,讓我非常讚嘆,也感到由衷的佩服。

 

這個「動」,來自於雲門教室在臺灣進行的「藍天教室」。1999年,臺灣的921大地震後,我想,如果能把「笑容」還給孩子,應該是每個人最大的支持與安慰吧!

 

從這個簡單的信念出發,雲門教室的老師們在十多個鄉鎮地區奔波,總共去了115所學校,為孩子上「生活律動」課程, 短短四年之內,震災重建區成為全臺灣兒童舞蹈教育最密集的地方。

 

延續著「藍天教室」的精神,「生活律動」來到香港,成為「敢動!」計畫。這裡面,有許多地方叫人「感動」。

 

東華三院的多位校長告訴我們,上過「生活律動」課程後,有些孩子變得不一樣了。好動的孩子,現在學會了「等待」;原本安靜的孩子,透過動身體,讓老師看見他們內在的想法。

 

「敢動」的班上,有一個很特別的小男孩。是比較退縮,害羞沈默的孩子,無論老師或同學,都很難與他溝通。第一次上課時,老師問大家:「你們可以變成魚嗎?」

 

所有孩子都趴在地上游啊游時,只有這孩子站著,他的雙手是魚尾巴,他的尾巴隨著身體有韻律的搖擺,陶醉悠遊的模樣,讓在一旁觀摩的老師們,讚嘆他的協調與創意。 所以大夥給了他一個「小魚仔」的暱稱。隨著課程的持續,「小魚仔」開始聽到許多人對他的讚美,連隨班老師對他的評價不一樣了!

 

過去「沒自信,很難溝通」的孩子,現在變得「開朗,靈活,聰明,有創意」了! 在「敢動」的課堂上勇敢地表現自己,無論模擬車子,毛毛蟲,蝴蝶,他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渾身上下都散發出動人的光采。 「生活律動」幫助他的,不是身體能力,而是開啟他的「自由度」,他用身體表達無法用語言說出來的話。

 

這些回饋,跟臺灣的許多情況非常類似。這些年,我走在路上,常常會有家長跑來告訴我:「林老師,我的孩子在雲門舞蹈教室上課。」 或是把小孩牽到我面前,介紹說:「這是你的老師的老師,林老師。」他們告訴我,孩子來舞蹈教室上課後,變快樂了。

 

同樣的經驗,讓我們發現:動身體是無國界的,只要身體打開了,心就會開! 「生活律動」以靜坐開始,以擁抱結束,不教拉筋,不教下腰,甚至不教跳舞。我們只給孩子創造環境,引導他們展現屬於自己的動作。 當孩子能感覺自己的身體,也能接受別人的身體時,那麼,即使住的房子小小的,心靈卻是無限大的宇宙。

 

要特別感謝何鴻毅家族基金與東華三院對藝術教育和社會慈善的用心與付出,「敢動!」真的動起來了。 當這群孩子自由自在的舞動時,我看到了純真,看到了希望。祝福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