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快樂動身體,現在就開始!

洽詢課程

讀身體

焦點議題 / 雲門教室

勇敢的讓「沒有標準答案」,成為新時代的學習指標!

在學校上課,讀書,考試,大家都知道,很多問題是有標準答案的。唐朝的詩聖是誰?11×32等於多少?紅樓夢的作者是誰?閏年的2月有幾天?………這些問題,都有「標準」答案,或者也可以叫做「正確」答案。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有著更多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例如,梵谷和莫內,誰的畫比較好看?顏真卿和柳公權,誰的書法寫得比較好?貝多芬和莫札特,誰寫的曲子比較好聽?米開朗基羅和達文西,誰的藝術成就比較高?東方的現代舞和西方的芭蕾舞,哪種比較動人?歌仔戲和中國的京戲,哪一個能真正代表華人的戲劇傳統?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就因人而異了,對不對?因為對於藝術的感受,每個人都不一樣,就像俗話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沒有誰能認定那一位藝術家是最「優秀」的,也沒有人能說那一種藝術型態是最「高級」的。 

 

 贏在起跑點  並不是「真贏」

如果我們再試著問另外一些問題,那麼,答案或許就更複雜了。

上全美語幼稚園比較好還是公立托兒所比較好?不一定。

以後當醫生還是工程師比較好?很難說。

考試成績好就表示未來比較有前途?那也不見得。

 大學時,選擇哪一個科系將來會比較有前途?誰都不知道。

 

很多這樣的問題,都讓家長和孩子們不知道怎麼選擇。例如,很多人的爸爸媽媽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但是近代卻有很多研究結果證明,「贏在起跑點」並不能保證什麼。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一再提醒,人生不是看起跑點,而是看終點,「尤其是如何走到終點的整個過程,才是人生的意義。」

 

 藝術和人生  都沒有標準答案 

其實,人生的意義和「動身體」有很多共通點,就像雲門教室教學總顧問李靜君老師所說:「了解身體的鬆緊,就明白人生的鬆緊。」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特的,如同自己的人生一樣,沒有辦法套用一樣的框框,更不可能採取相同的評分標準。

 

彩虹愛家協會執行長陳進隆也認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而且答案各不相同。只要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真實地覺察,思考,並且勇敢採取行動,回應自己內在的聲音,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答案」。

 

例如創辦雲門舞集的林懷民老師,他大學讀的是政大新聞系,廿歲出頭就是備受矚目的文壇新秀。但是出國唸書3年,回來之後,他卻在台北信義路四段一家麵店的樓上,開始了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也是華語社會的第一個現代舞團。

 

在那個民風保守的時代,男性,選擇跳舞做職業,而且跳的還是「不穿鞋的現代舞」。林老師的「最佳答案」徹底衝擊了整個社會的標準答案,看似不循常軌,卻豐富了整個華人社會,甚至世界舞壇的藝術養分。

 

 小時候壞 並不是「真壞」

哥倫比亞大學應用行為分析博士袁巧玲,十二歲以前唸了五所國小,名次始終徘徊在倒數三、四名之間。因為父母離異,被貼上「壞孩子」標籤。有好心的老師教她彈鋼琴,她甚至連琴都練不好,不僅週遭的長輩,連她自己,對於未來都沒有任何期望。

 

但是,高中的一次生物學考試,徹底改寫她的人生藍圖。從此,彷彿轉開了一個神奇的按鈕,一路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心理系、哥倫比亞大學實踐教學碩士到博士,三十歲出頭的她,似乎達成了許多人心目中對於「成就」的標準答案。但是,她卻語重心長地提醒:「教育,絕不可能用相同的標準去看待每一個孩子,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

 

「標準答案」帶來許多壓力 

文字工作者郭怡然的兒子才4歲,唸公立小學附設幼稚園。有天到學校,發現貼在教室後頭,孩子每週都要畫的「閱讀作業」,全班近30位小朋友當中,竟然只有2個小朋友的爸媽膽敢讓孩子自己動手畫,其他的全部都由大人代筆。

 

於是她才恍然大悟,為什麼兒子曾經告訴她,「要一整個晚上練習畫畫,因為別人畫的眼睛都是圓的,我畫不圓!」甚至因此覺得挫敗,每次拿起畫筆就不由自主發脾氣。

 

幼稚園小朋友的畫畫還算小事,在台灣社會中,「標準答案」似乎更是深入人心,牢不可破。「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貫穿傳統文化。學歷是獲得高社經地位的入場券,對於台灣生長在社會的人們來說,幾乎等同於真理。

 

 爸媽先走出來  孩子才有無限可能 

在十二年國教實施之後,這樣的壓力更是排山倒海一般,幾乎衝擊到台灣每個有孩子的家庭,光是功課好已經不夠,幾乎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應付學校各種不同功課的要求。於是,不但孩子緊張,爸媽更焦慮:「到底要怎麼準備,才能夠進入好學校,好科系,畢業之後才能夠找到好工作?」

 

所以,幾乎所有的專家學者都認為,要讓孩子走出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的框框,爸爸媽媽和老師,必須先走出來,學會放手,孩子才可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答案,也才有發揮創意的可能。

 

台積電全球業務暨行銷副總經理陳俊聖,在某次接受媒體訪問時,很坦率的說:「誰誰家的孩子鋼琴彈得很好,誰誰家的孩子小提琴拉得很好,這都很棒。不過我家的孩子很會溜滑梯,我覺得也很棒啊!」

 

 改變「優秀」的指標  喚起孩子熱情 

只是,在傳統觀念當中,功課好,會畫畫,書法,樂器,舞蹈……等才藝,是值得稱讚的,至於「會玩」,「愛笑」,「朋友多」似乎很少被當做是「優秀」的指標。甚至於,有個孩子因為數學,必須課後留校,他很不服氣:「那為什麼跑步跑不快,就不必留校加強?」

 

累積十年的教學經驗,雲門教室老師夏光如也觀察到,很多家長最常問的是:「這堂課要學的是什麼?」因為只看到孩子又跑又跳,很開心,但是,「不知道跑來跑去到底在幹嘛?」心中始終覺得「不是很踏實」。

 

面對這樣的疑問,光如老師通常會試著和爸爸媽媽溝通,討論,「快樂值多少錢?遊戲值多少錢?開心值多少錢?」因為,遊戲中的快樂經驗,「是孩子最強大的學習動機。」袁巧玲說,只要有學習動機,孩子就會全心全意投入,對於提升專注力和吸收力有很大的幫助。

 

哥倫比亞大學應用行為分析博士袁巧玲從自己的經驗,以及輔導許多孩子的經驗裡面看到,智商高低,家庭環境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孩子自動自發投注的熱情。」

 

 每個人  都有專屬最佳答案 

唯有去掉「標準答案」的框框,爸爸媽媽才能從全新的角度出發,看到孩子豐富多元的天賦,孩子也才能快樂地學習,成長,發揮創意與熱情,找到並且投入自己人生的「最佳答案」。

 

同時,因為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佳答案」,光如老師說,孩子從小就很容易看到別人跟自己是不一樣的,他就能夠從尊重自己出發,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並且懂得尊重別人的不同答案。因為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尊重是很重要的。」

 

而且,別忘了,如果愛迪生,愛因斯坦,伽利略,達文西,牛頓,梵谷,貝多芬,華盛頓,林肯……這些人都受限於他們那個時代的「標準答案」,我們今天的世界,勢必無趣,失色很多。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