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章格銘

1973 年出生

文化大學美術系 畢業

迷工造物 總監

8分滿的思考哲學

他是個「工迷」!迷工具,迷工法,迷工藝,看到他的創作,絕對會吸引你靠近,仔細端詳。更重要的是,從此以後,再見到這個陶藝品,你一定會記得它。辨識度高,藝術性高,這是章格銘的創作。

早在大學時代,章格銘就是同學眼中的「拉胚機器」!一天可以做到300個,而且做得幾乎一模一樣。當時沒有一個同學做得比他好,比他快。「早在大三時,我就確定這輩子要做陶。」可是畢業後的兩次打擊,讓他真正認識這個市場。

第一次是去參觀陶藝工廠,看到一位年長的阿姨在操作機器製陶,章格銘拿起來看,發現品質不差,甚至很難看出機器與手工的差異。他問阿姨每天的產量,「500個!」「我聽了腿都軟了……頓時覺得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當時,章格銘覺得好沮喪。

又有一次,他燒出一個自認「古人也沒有我厲害」的釉色,立刻放到鶯歌陶藝店寄賣。有天,他好奇到底賣出了沒,跑到店家的門口左顧右盼,瞧了半天沒看到,心中竊喜,大步邁進與老闆寒暄。想不到老闆指著其中一件的作品:「真不好意思,你的還沒賣出去!」原來他的作品完全淹沒其中,連章格銘自己都沒瞧見。

這兩件事,讓章格銘嚐到挫敗的滋味,「我看到自己的失敗與無能,這一刻,我才開始學會謙虛。」或許失敗是人生最好的經驗!章格銘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出「根本不需要解釋,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手工」的作品 。

深耕品牌的祕密

他開始做品牌,第一步是定位,「要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真正被使用。」他從消費者使用端開始思考,不讓自己失焦。

第二是確定品牌DNA。他自剖自己的技術強,工藝比例可以拉高。設計的複雜性高,包含材料學,設計學,美學,上下游市場,文宣……每一樣都要深入學習。而藝術是為了傳達理念,「賣錢」不是重點。於是,「工藝50%,設計40%,藝術10%」的品牌DNA因而成型。

為了提高「辨識度」,他開始混合媒材。然而,多媒材可能造成色差,影響明度,搭配不妥可能變俗,甚至產生排斥性……裡頭藏著無數個變因。

求知若渴的章格銘,不斷做各種嘗試。最後,他選擇最能代表東方文化的青瓷釉,做出充滿藝術性的「開片青瓷」。所謂開片,就是裂釉現象,藉由土與釉的膨脹係數不同,產生自然裂紋,此時再加入氧化鐵,賦予裂紋美麗的赭紅色。手把則是利用溫潤的龍柏木材與金屬銲接,不僅堅固耐用,順手好握,同時兼具設計與美感。

讓人感動的質感

拿在消費者手上,當茶漬滲入裂紋,逼出更清晰的紋路,一件作品遂在使用者的手中完成。「8分滿,是我的品牌哲學,我做到8分,剩下2分讓消費者自己完成。」他接著說,「那2分,就是看不到的地方,就是文創的重點。」

「現在大家一窩蜂做文創,文創是什麼?」章格銘說得直白,「不是把便宜的東西賣貴而已,更重要的,是做出能感動人,能被『文化』包圍的作品。」他相信,人的價值高於量產,當資訊蓬勃發展,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視覺疲乏時,只有一樣東西還能感動人,那就是「質感」。

章格銘的作品裡,蘊含著他的生命歷程與他所接收的養分。年輕時,因為喜歡運動,讓章格銘擁有強健的體力與創造力,讓他能一路創作不懈。加上平日喜歡觀察昆蟲花草,閱讀大量自然書籍,在讚嘆老天爺的「鬼斧神工」之餘,也讓他受到許多啟發,因而創造出連龜毛的日本人都自嘆不如的作品。

在「迷工造物」工坊裡,章格銘不藏私,沒有任何商業機密,每個員工都可以了解所有細節。曾有朋友擔心,會不會有人另起爐灶,仿冒作品?章格銘笑了笑,說了一段往事。有次接到電話,朋友在電話那頭氣呼呼的說:「我今天看到一個人仿冒你的東西耶,真是可惡!」章格銘聽了好高興,他心想:「這代表我的東西被認同,我是個人物,陶藝圈有我的位置了!」

不在乎別人的仿冒,不在乎追隨者眾,章格銘講了一句讓人深思的話:「品牌的門檻是什麼?就是堅持。」

文│夏凡玉 攝影│楊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