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覺察是啟動「五育」的樞紐 專訪 張中煖

身體覺察不只是注重高帥美,而是關注身體的平衡與協調狀態
現在媒體經常開玩笑地特別暗示某些身體曲線或特徵
例如事業線等說法,這樣的物化與暗示,對於孩子會有不好的影響
而身體覺察正是要讓孩子用正確且健康的方式看待自己的身體
尊重自己的身體,就會尊重別人的身體,進而與他人,外在環境有良好的互動

對於「動身體」有深入觀察與體驗的張中煖老師說:「小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用身體來認識世界。」她舉例,很多孩子對於大人說「不能碰」的東西特別感興趣,但如果伸手碰了瓦斯爐上燒著的熱水,燙到,趕緊縮手回來,只要一次,他從此就不會再碰。這樣的過程,是人的本能,也是重要的學習方式。

用身體學習的本能不該被弱化

中煖老師指出,「體」的簡寫「体」,就很清楚展現「身體是人的根本」這個重要概念。但在孩子逐漸長大,進入學校教育場域後,這樣的本能卻反而因智能掛帥,而被忽略,被弱化,相當可惜。

國外有很多研究都已經發現,動身體可以活化腦,對學習有明顯加分。中煖老師教學多年也發現,「身體能力協調的學生,四肢發達,頭腦也發達。但是IQ高的人,身體卻不一定協調。」

同時,身體覺察不只是注重高帥美,而是關注身體的平衡與協調狀態。中煖老師認為,現在媒體經常開玩笑地特別暗示某些身體曲線或特徵,例如事業線等說法,這樣的物化與暗示,對於孩子會有不好的影響。而身體覺察正是要讓孩子用正確且健康的方式看待自己的身體,「尊重自己的身體,就會尊重別人的身體,進而與他人,外在環境有良好的互動。」

教育場域應提供動身體的環境

動身體不只能夠增進健康和身體能力,有運動習慣的人常會在專注力,學習動機方面有較突出的表現。這一點,在本次青少年身體意識調查中,可以看到部分明顯的差異。

要怎麼培養孩子身體覺察的能力?給予機會,提供環境是首要條件,「義務教育就是很重要的場域」,學校必須透過教育,提供每個孩子感知,覺察身體的機會,使身心發展與成長更為健全。

在過去的教育場域中,往往只有智育才受重視,甚至連媒體都只關注成績,「考試之後,只報導誰誰誰滿級分,甚至連高普考都大幅報導榜首的讀書方式」,她說,這情況雖已有所改變,但仍然有待努力。

培養身體能力就是培養好的態度

老師的教學方式也至關重要。中煖老師說,單向「傳授式」和「引導式」教學會教出不同的結果。「關鍵在於,老師有沒有看到孩子是不同的個體,能夠按照他們的差異,以欣賞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來引導。」

她舉例,有些孩子的態度很好,只是擦桌子都能比其他人細心與認真,透過老師適度的引導與鼓勵,能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有自信,「這不是某種學科的問題,而是培養好基本的態度跟能力之後,就會有自信。長大後不管在哪裡,做什麼,都能發揮。」

培養身體能力,必須花時間,是不是會相對排擠讀書的時間?中煖老師說,她從小熱愛舞蹈,功課再多也從來不放棄。為了同時兼顧,從小就學習時間管理,養成很好的學習態度,對孩子來說,不也是另外一種重要的收穫?

身體覺察是終身的學習

中煖老師進一步回應本文主題,強調身體覺察是品格習慣的養成,多元智能的開發,身體教育的實踐,群我人際的互動,以及美感教育最至關重要的根本。

她期待身體教育能夠從小開始並真正落實,而且是透過引導的方式,讓孩童能夠自覺,自信,自動,自發地展現及實現自我,使身體覺察成為伴隨一生的生活態度與生命經驗,每個人都能找到身心安頓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