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少年找回自己的樣子

從本次「全臺青少年身體意識調查」的結果裡,相當值得探討的是運動習慣和學習動機之間的密切關係。在國外早有跨領域多項研究證明,運動有助於提高學習動機,專注力,還能促進情緒平穩。但受限於過去的升學制度,大部分青少年都在「考試」與「成績」的限制下,無法挪出時間培養運動習慣。

按理說,十二年國教正式實施可望解決長期以來智育考試掛帥的失衡狀態,然而從政府宣布十二年國教2014年正式實施開始,臺灣的許多家長和孩子們,卻開始陷入焦慮,疑惑的情緒中。從許多家長與孩子所提出的疑問裡,可以發現,許多人最在意的是「比序條件」,也就是「我的孩子究竟要如何能夠進入明星學校」,卻忘了思考十二年國教更深層的意義:如何藉由考試鬆綁,讓孩子能夠發現自己的天賦,適性發展?如何不再讓考試領導教學、不再一味追求所謂的「標準答案」和明星學校?

由於「明星高中」的迷思未變,「標準答案」的觀念仍舊根深柢固,以致於,很多人認為,十二年國教正式實施後,只是增加孩子更多需要「補習」的項目,並無法真正改變教育現場既有的問題。

補習是成長必修課?動身體,可以改變!


多一堂運動課 打開一扇窗

除了考慮如何再去更改「比序條件」與「會考」「特招」的規則,讓每個孩子擁有公平進入明星學校的機會之外,或許可以另闢蹊徑,為臺灣的教育找到一條全新的出路。答案在於:體育課。

美國芝加哥內帕維中央高中就執行了這樣一個零時體育課計畫(Zero Hour PE)。從早晨的7點到7點40分,在課表上的第一節正式上課前,參與計畫的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跳舞,跳遠,打籃球,跑步,在40分鐘各式各樣的運動課之後,再上一堂讀寫加強課。

零時體育課計畫實施一學期後,這群參與計畫的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高17%,沒有參加的學生僅進步0.7%。當年度內帕維中央高中在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中,科學拿到世界第一,數學排名第六,贏過美國其他所有學區!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在《PLOS One》的研究指出,體適能表現佳的學生,在記憶測驗中可以得到較高的分數。體育課從事有氧活動,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記憶能力。

類似這樣的研究,在其他國家有許多,但在臺灣只是剛起步,甚至有些起步維艱。特別是,過去常常有「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誤解,孩子在運動和身體方面明明擁有天賦,但也因為受限於「功課不好就去學體育」的觀念,讓體育課一直在整個教育體系裡處於相當邊緣的地位。雖然一直有「體育」課之名,卻無法真正達到「身體教育」之實。

本次調查顯現,只有約五成青少年喜歡學校體育課,四成青少年覺得體育課普普通通(詳見圖表1)。后厝國小校長陳松宜直言,過去臺灣太重視智育,體育課則只教孩子追逐成績和秒數,以「技術」「競技」代替對於身體的覺察與探索,非常可惜。


雲門教室執行長温慧玟也指出,運動顧名思義應是「內運外動」,除了身體外在的動,還有呼吸,重心,專注,自我挑戰等內在的過程。但目前國高中體育課大多教導外在形式的「動」,並不是真正的身體教育,而青少年需要身體教育的迫切性,也始終不受重視。她說,青少年面對身心的變化,身高抽長了,長青春痘了,「原來人人稱讚的可愛小孩,怎麼會變成這樣?有誰來幫他們?他們如何做好準備?」

從身體出發 認識自己與人生


雲門教室成立15年來,在體制外努力,温慧玟常聽到家長說:「聯考不會考律動,來上這個有什麼用?」「武術」少年課程的孩子,在校學業成績表現好,進入明星學校,就有人建議,應該在教室貼紅榜單,讓家長們都看到來雲門上課可以幫助孩子考試成績變好。温慧玟只能苦笑:「我們又不是在開XX補習班!」

看到「全臺青少年身體意識調查」的結果,她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從結果中,看到動身體的確可以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就算一個星期只有一個半小時,都有明顯的不同!」對照雲門教室跟沒有運動習慣的孩子們,兩組在學習動機,正向態度,甚至自我評量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距。

的確,不分中外的調查結果都證明,運動可以改造大腦。温慧玟也特別強調,動身體並不只是為了變得更聰明,成績更好,而是讓孩子認識自己,覺察自己的身體,並從身體出發認識人生的道理,「例如要先蹲低才能跳高,先收拳才能出拳。」

現年19歲的陳翾,她從4歲開始到雲門教室上課,整整15年。她很深刻感受到動身體與人生之間的關聯,像出拳時不只是拳打出去,停住,就算完成動作,還會思索:「當你做到60分,要怎麼樣再挑戰自己,追求80分,90分。」是自己跟自己比,跟別人沒有關係。相同的態度,在學校讀書也是一樣的,「可能你做一件事情做好了,可是不能只是這樣,好要還追求更好更好。」

學習興趣隨年齡遞減 令人憂心

令温慧玟憂慮的,則是看到調查數字中,國一到高三,孩子的學習興趣竟然呈現遞減的情形。「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培養學習興趣,一生都能不斷學習。」從調查結果看起來,卻適得其反,她感嘆:「這不應該是教育的目的!」

「我們的孩子從小被教導,『學習』僅限於腦袋裡的東西。」作家楊照直指,而這種「學習」都可以化為紙筆的成績,就用這些「成績」來判斷孩子的學習成就,「現在不是考試領導教學,」他苦笑:「現在的情況是,考試就是教學!」


十二年國教可以改變這個既存的情況嗎?很難,如果大家關注的重點仍然在比序條件、體適能的計分方式……但是,如果像內帕維中央高中一樣,試著從體育課著手?温慧玟說:「那必須先從改變體育課開始。」

改變體育課 找回孩子學習的選擇權

體育課不應只教孩子競技,而應該讓身體條件不同的孩子們都能從中探索,接納自己,找到樂趣。「重點在於選擇。」温慧玟以內帕維中央高中的例子來說明,這個計畫雖然要孩子每天早上先運動40分鐘,但是運動項目完全由孩子自由選擇。也正因為這是經過思考後的選擇,所以孩子可以學會如何自己負責任,「動身體,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是非常重要的。」

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表示,一直以來臺灣的教育只偏重於智育,紙筆測驗成績,教育的功能被切割得相當零碎。如果要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興趣,健全人格與負責獨立正向態度,教育系統一定要有重大的改變,「必須全面思考,不能切割其功能。」他說,體育課不能只是看誰跑得快,跳得高,搶名次,應該有更深入的思考,不應一直被視為「考試不考的課」。

身體教育不等同於運動

但是,體育課如何被視為「正課」?什麼樣的體育課才是「全面」的?究竟又能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楊照對此有深入觀察。

他認為,學校裡的體育課有很大的問題,因為「沒有人真正知道體育課究竟應該是怎麼一回事。」有個正值國中年紀的女兒,楊照看過她從小到大的課本,「物理化學數學,這些科目的課綱很清楚,國文社會歷史就模糊一點,但體育課存在的核心究竟是什麼?到現在沒有人搞清楚!」

因為不受重視,所以老師,學生和家長就越發不在意,越不在意,就越不重視。長年以來形成惡性循環,以致現在完全沒有人在意,在整個教育環節中,體育課究竟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儘管在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的比序項目中,列入了體適能,測試學生的心肺耐力,肌耐力與柔軟度等。但是,楊照強調:「身體教育,不只是體適能,和運動也不是同一回事!」

他指出,其實「運動」當中有很大部分相當接近藝術,「就跟小朋友學習鋼琴,畫畫一樣,大多數人並不會期待自己的孩子就會因此成為音樂家,美術家。」其實運動也應該如此,不是期待孩子學得高深的技巧成為選手,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思考「運動為什麼要追求成就?」「透過運動要追求什麼?」

運動的另一個部分是產業,而且是極為龐大的明星產業。但是這樣的概念一直沒有人釐清過,所以,究竟學校的體育課該教些什麼,也始終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