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錢翔

1967年出生

世新專科學校視覺傳播系電影科 畢業

以《迴光奏鳴曲》入圍第51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獲得第16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長片


攝影眼,導演心

陳湘琪以《迴光奏鳴曲》一片奪下最佳女主角。戲中的付出與演技,叫人疼惜與讚嘆。那攝影之眼,導演之心,是本片靈魂。巧的是,導演與攝影,甚至劇本,皆出自同一人之手,他是錢翔。

20年攝影資歷,錢翔說:「攝影是呼吸,是反射動作。」他的作品《藍色大門》《20.30.40》,不經意就有詩意漫出。前兩年的《總舖師》,則是瑰麗飽滿又熱鬧。

貼近生活,才能感動人心

《迴光奏鳴曲》是錢翔第一部導演的電影劇情長片。劇情既虛構,又極寫實,徹底開展出他對人世的觀察與感受。

劇中女子,非常貼近常民生活。他說:「人生是流動的。這非常有趣,當下的作品,代表當下的自己,非常誠實。或許,20歲的人生,重點是愛情,到了60歲,是對生活的堅持。此時的我,拍出了這樣的電影。」在他的想法裡,藝術就要貼近生活,最能代表這個時代的東西,才能感動人心。

錢翔的嗜好是讀書,大量文學作品之外,也著迷中國近代史,「讀到鄭和下西洋那段,我想到的是,船上的船員是誰?他們怎麼過生活?他們有家人嗎?」他停了一下:「歷史,對我的震撼很大,」讀到中國近代的國殤,死傷無數,「他們都是有父母的人,他們的兄弟姐妹在哪?從沒有人去記載這些,可是我很想知道。」他讀歷史,從不是看一個「點」,眼裡看的是「人」,是更多意在言外的景象,根據製片陳保英的說法:「這是他的天賦。」

電影從不是個人的事

陳保英說:「有時候拍別的片子感到累時,我會想到錢翔,很想跟他說話。他是那種可以給人一點光的人,讓你有力量再去面對外面的事!」

稱讚錢翔的電影,他會認真的說:「電影從不是個人的事!我在電影圈混了20年,以為知道怎麼當導演。但是,沒有好的團隊,沒有這群人的熱情願意一起做傻事,不會拍出好的東西。」關於創作,錢翔認為是一件「拿靈魂去交換」的事,傾盡心力,就值得。

對錢翔而言,拍電影是有機的過程。開始想拍美,然後想要有韻律,再想加入音樂,接著想表達意義,想有文學性。後來,不太在乎構圖美感了,只想追求一個「我」的存活意義,回到最簡單。他說:「或許最後,都比不上在書櫃下撿到媽媽的照片,更讓人感動。」

電影裡女主角的手,輕觸隔壁病床的男人胸膛,短短時間的接觸,讓觀眾瞠目結舌。化約極簡,焠煉到最後一點點……或許這就是錢翔的電影語彙。

文│夏凡玉 攝影│楊文卿 照片提供│錢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