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教室裡,老師站在台上講課,寫黑板,
台下的學生乖乖坐著專心聽講,抄筆記,
這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學習」,
但,卻不見得是適合
每個孩子的方式。

求學期間,每個人都有類似經驗:班上總是有幾位同學時常挨罵,因為他們沒辦法像其他同學一樣安靜坐著聽老師上課,要嘛東張西望,不然就是甩書丟筆或者抖腳抓頭。被老師罵過之後,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但神思卻不曉得飄到哪裡去,讓老師怒吼:「×××,你就不能專心一點嗎?」

隨著大腦神經科學的突飛猛進,才發現類似這樣的孩子其實是被誤會了!以前大家都認為,坐著不動才能專心,但其實對於「動覺型」或稱「觸覺型」的孩子來說,坐著不動並不能使他們專注,也不會有太好的學習效果。

每個人有不同的學習模式,根據「加速學習系統」(Accelerated Learning Systems)創始人柯林.羅斯(Colin Rose)指出,人類的學習模式依照接收,感受和表達訊息的差異,可大致分為三類:視覺型,聽覺型和動覺觸覺型。

找出自己的學習模式

視覺學習型的人喜歡透過眼睛來學習,表現在外的是可以安靜閱讀,看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聽覺學習型則用聽故事,聽錄音帶的方式學習,會達到最好的效果。至於動覺觸覺型,則是要透過肢體的動作來學習,例如用手觸摸,自己動手做,很難長時間坐著聽講。

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研究者的統計結果來看,動覺觸覺學習型的人大約占30~40%,比例並不低。但由於現今學校教育方式較不適合動覺觸覺學習型的孩子,所以很多動覺觸覺學習型的孩子,常被誤認為專注力不足,甚至被誤判為學習障礙。

不同學習形式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特質,綜合來說,影響的是孩子接收,感受以及表達訊息的方式。一般而言,沒有人只採取單一方式學習,但一定有自己較為喜歡或擅長的學習方式。如果找到自己的模式,不僅能夠增進學習效率,還可以提升自信與學習動機。

動覺觸覺學習型的特徵

那麼,如何知道孩子是不是動覺觸覺學習型的呢?建議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從旁仔細觀察。

動覺觸覺學習型的孩子,經驗外在世界的方式,主要是透過身體,撫觸,肌肉感應,運動等經驗,會讓他們有比較好的學習效果。所以,與其老師不停講解,不如親手操作,像做實驗,操作教具,甚至是角色扮演,演戲,都會讓孩子容易真正專心學習。

另外,由於比較習慣利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想法,動覺觸覺學習型的孩子常常喜歡跟人產生握手,擁抱,拍肩膀等肢體接觸。有趣的是,在敘述事情的時候,常常會把事情的發展,場景,氛圍以及自己的感受和動作反應視為整體,所以往往「夾敘夾議」,較難客觀理性。

如果家中孩子是動覺觸覺學習型的孩子,該如何引導他們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方式?許多兒童認知發展專家都建議:就讓他邊動邊學習!

一般而言,沒有人只採取單一方式來學習,但一定有自己較為喜歡或擅長的學習方式,
如果找到自己的模式,不僅能夠增進學習效率,還可以提升自信與學習動機。

要學就要動,腦袋長在手指上

擔任品牌顧問公司創意總監的Tommy,從小求學過程就不討老師們歡心。因為他上課時總是忍不住左顧右盼,還因為愛講話常被罰站,學業成績的表現當然不甚理想。

等到自己成為父親之後,在兒子的身上看到歷史重演,請教專家並研讀各種資料後,才赫然發現,原來自己跟兒子都是動覺觸覺學習型的人。

於是他鼓勵兒子細分做功課的時間,例如:寫完1頁語詞,就起來休息5分鐘,動動身體。背九九乘法時,設計「邊跳邊念」遊戲,一邊在彈簧床上跳,一邊順著節奏唸:「九一九,九二十八,九三二十七……」多久背起九九乘法呢?孩子的回答是:「跳3天就全部背起來了!」

簡單而言,對於動覺觸覺學習型的孩子來說,要學就要動,看似專心坐著不動,反而會讓他們腦袋放空或不知所措。所以,如果家中有這種學習模式的孩子,別太在意他上課為什麼沒辦法乖乖坐好,不如常常擁抱,鼓勵他多動身體。搞不懂八分之一跟四分之一究竟誰大?就帶他買個披薩回家,自己動手切一切。

從生活中累積實際經驗,慢慢就可以帶動思考能力的發展,學習更有效率,腦袋也更靈光!


「觸覺與學習」的重要研究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Charles H. Wolfgang用16年的時間,長期追蹤研究37個托兒所的小朋友。在他們4歲時,觀察,記錄這些孩子們操作積木的情況。接下來,一路蒐集這群孩子在3,5,7年級時的學測成績,選修數理科和上課情況,還有高中時期的學業表現。結果發現,4歲時積極投入並能成熟運用積木的孩子,他們在7年級與高中時的數理科表現,比其他同學明顯優異。
北卡州大大學教授M. Gail Jones想研究,觸覺是否能夠增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邀請36位國高中學生參與觀察細菌實驗。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透過遙控鏡頭觀看實驗情況。另一組則可藉由跟顯微鏡相連的遙控器,感覺到實驗進行過程中測量,推動,切割和觸摸所傳遞回來的觸感。結果發現,有觸覺回饋的學生,測試學習成果明顯好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們覺得課程活潑又有趣,對於提升學習動機也有幫助。


文│郭怡然 攝影│楊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