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齒間,咀嚼歷史的氣味

南人吃米,北人吃麵是眾所皆知的飲食習慣,這不只是受限於當地農產種類的傳統,
還有生活習慣,風俗甚至傳說與文化的影響。

臺灣像是全球飲食萬花筒,先不說臺式料理和來自中國大陸的各省菜系,還有來自美國,日本,義大利,法國,墨西哥等各地料理。臺灣也像是飲食大熔爐,無論哪國料理,總會經過一番創意改造,更加貼近臺灣人素來喜愛的繁複,豐富口感。

光一頓普通的早餐,有人偏好清粥小菜,有人吃炒麵加貢丸湯,三明治佐奶茶咖啡,是都市人常見選項。但也有人特別在休假時,跑到臺南排隊吃鹹粥。從最單純的豆漿,跟飯糰一樣,有甜有鹹還能自選佐料,雖然常嚇傻第一次來臺的外國人,卻是臺灣人的尋常生活。

因為,不同的味覺經驗,會創造出不同的記憶與偏好,而這些各不相同的喜好,形塑著臺灣獨特的飲食文化。如同蔣勳老師在王浩一所著《慢食府城》的序文中所述:「一個有歷史的城市,食物的背後,往往動輒是三、四百年的記憶。」

食物背後的時令風俗

所以,飲食文學在臺灣雖稱不上大宗,但始終是潺潺流遠的重要支流,儘管有人只是拿著書,按圖索驥找美食,但也有許多人想要藉此了解,食物與歷史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王浩一的《慢食府城》裡提到,看似平凡的食物,只要經過時光淬鍊,通常背後都有節令習俗,傳說典故,人情往來跟環境的影響。像臺南的「度小月担仔麵」,起源於碼頭貨物稀少的「小月」,於是,碼頭工人用扁担挑鍋,在路邊擺攤賣麵貼補家用。

還有,臺南人在七夕時往往搓湯圓祭拜織女,七夕的湯圓不同於冬至,搓圓後必須在湯糰上輕按一下,這凹陷處,為的是讓織女可以裝下相思淚。大家都知道不可信,卻讓平凡的食物增加傳說的魅力與美感。

時代,原是可以品嚐的

食物的滋味,受到文化與環境的影響,相同的,要描繪一個城市的風土面貌,也絕不能漏掉食物的影響。剛辭世不久的作家韓良露,在其著作《台北回味》前言中,開宗明義談到,可以藉由飲食去觀看歷史影響的痕跡。

「中山北路有一段西風的話,美式品味,西方餐飲由此登台迄今。」這裡看到的是臺灣與美國的關係。

「林森北路的巷弄間始終打轉著通之味,」的確,臺灣的日式料理一直標示出臺灣與日本間密切的關係。

「原本為日本人住宅區的東門町,在國民政府接收後,聚集不少外省公教人士,開始見到江浙上海點心菜餚一家又一家。」1949年的時代動盪,不只是無數人的生離死別,他鄉做異鄉,甚至連慣常的口味都飄洋過海,成為另一種鄉愁的依歸。

味覺,最貼近人們生命記憶,可能也是影響力最深遠的感覺。韓良露說:「我們品嚐了食物,就記住了時代。」

2013年7月,義大利著名的旅人地圖《Palomar》推出臺北版,在選擇用一顆大蘋果代表紐約,高跟鞋代表米蘭,而一朵櫻花代表日本的有趣邏輯下,義大利人在臺北版的封面上,畫出3顆蒸籠上的小籠包。這是外國人眼中的臺北,那在我們心中呢?什麼樣的滋味是我們永難忘懷的家鄉?


讓味道
說故事

對於擁有敏銳味覺的人來說,味道的背後,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PChome創辦人詹宏志回憶妻子,2015年初,猝逝於義大利山城的美食作家王宣一,曾經提到,在王宣一擔任亞都麗緻飯店天香樓顧問時,他們常常一起在天香樓吃飯。詹宏志描述:「有時候她吃了一口,皺起眉頭,說:『今天宗哥(主廚)不在。』又吃了第二口,她怒氣上昇:『搞什麼鬼,二廚也不在。』她氣沖沖就到廚房去了,留下一個發呆納悶的我,她是怎麼樣憑吃一口龍井蝦仁就知道兩位廚師都不在的?」的確,味道會透露出許多訊息,有時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想像。
朋友暱稱為BOX的資深媒體工作者,嗜喝咖啡,由於在市面上找不到自己愛喝的咖啡,索性尋找生豆進口商,自行選豆,烘豆,研磨,手沖。咖啡一入口,他大概八九不離十可判別出豆子的生產地,緯度,氣候,烘焙時間,還有沖泡溫度。對他而言,形容咖啡的字眼,絕對不只「香醇濃郁」,而是一次視覺,味覺,觸覺,以及結合無數相關知識與熱情的體驗。
味覺,甚至還有預測能力。在義大利酒莊中專業的酒莊品酒師,他們只要輕嚐一口桶中的紅酒,就可以預測紅酒釀製完成的時間,分毫不差,這種功力也沒有任何儀器可以代替。
科技一直不停進步但是味道背後藏著的各種故事,恐怕還只有人能夠述說,感受與分享吧!


文│郭怡然 攝影│楊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