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舒玫

有人問
6個月的新生兒,
已嚐得出鹹味?
身體說

大約2~6個月大時的新生兒,已經具備辨識甜味,檢測鹹味的身體能力。孩子的味覺和嗅覺,在6個月~1歲間最為靈敏,正是添加副食品的好時機。提供清淡口味,食物類別廣泛的試食經驗,豐富味覺,嗅覺及口感的品嚐經驗,欣賞並享受各種食物的滋味,奠定未來健康飲食的良好基石。

半歲前,避免在嬰兒副食品中加鹽調味,或餵食含鹽的加工食品。研究顯示,如果讓嬰兒在6個月前,攝取添加鹽分澱粉類食物,儘管只有一點點鹽,都可能導致孩子終身偏好重鹹口味。

有人問
懷胎第20週,
胎兒味蕾已開工?
身體說

懷孕第20週,肚中胎兒已發展出味蕾,張開嘴巴,吞進羊水,再吐出來,開始練習吸吮與吞嚥。在吞與吐的過程,胎兒的味蕾逐漸發展,嚐得出羊水中的味道,是酸,甜,苦還是辣。媽媽的飲食風味,會影響羊水的成分和味道,每天供應給胎兒的餐點口味,大不相同。出生後,哺乳期間的飲食習慣,和攝取的食物口味,會影響孩子日後對於味道的偏好和記憶。媽媽在用餐後的1個小時內哺餵的母乳,乳汁味道最為濃厚。想養成飲食均衡的健康寶寶,媽媽在懷孕和哺乳期間,能以身作則,不偏食,避免選擇加工食品,多攝取各式新鮮食物。

有人問
高空上的味覺
反應會遲鈍30%?
身體說

飛機餐總是難吃,食之無味?先別責怪航空公司準備餐點不用心,或許是自己把味蕾留在登機口了。科學家運用特殊的實驗室,模擬身體在3萬5千英呎高空的機艙內,結果發現,當艙內的低溼度和低氣壓同時發生時,人類的味蕾會出現變化,對鹹和甜的感受力會降低30%。加上乾燥的機艙,使口水分泌變少,還有轟隆作響的飛機噪音,於是美酒變酸,菜色走味。

有趣的是,5種味覺中,只有甜和鹹受到影響,另外3種味覺:酸,苦,辣,幾乎都沒改變。說不定,又酸又辣的泰式料理,會是一款熱門的飛機餐呢。

有人問
超級品味者的比例,
佔全球人口1/4?
身體說

舌尖上味蕾數量,決定對食物反應強烈程度。研究發現,每4個人當中,有1位是「超級品味者」,擁有最高味蕾數,對味道極為敏感。花椰菜的苦味,對這些人來說,苦不堪言,對「一般品味者」和「耐受品味者」卻毫無感覺。

想知道自己屬於哪種類別?準備活頁紙加強圈和食用染料,先用染料將舌頭染色,再將加強圈貼在舌頭上,對著鏡子,數算圈內的味蕾數量,超過40個,就是超級品味者。如果是15個以下,就屬於一般或耐受品味者。

雖然基因決定味蕾的敏銳程度,但是後天的飲食環境和習慣,也是影響人們對各種食物的喜惡偏好的原因。

有人問
味蕾每10天
汰舊換新一回?
身體說

人類的舌頭表面,滿布無數小突起,稱為乳突,有三種型態:蕈狀,盤狀和絲狀,前兩者有味蕾,後者沒有,但粗糙的尖端能讓舌頭抓住食物,感受質感,冷熱與辣感。

口中唾液,掌管濕潤食物的工作,將食物分解成有著諸多風味的小分子,協助舌頭上的味蕾辨味,負責偵測:甜,苦,鮮味蕾,以蛋白質受體與食物中的特定分子結合。鹹,酸味蕾,由食物的離子直接刺激,產生神經衝動。

舌上味蕾,有10,000個左右,每個味蕾大約擁有50~100個味覺細胞。做為舌頭的表面細胞,每天勤於工作,折舊率也高,每10天左右就會自我更新一次,維持味覺的敏銳。

有人問
30億條沒人想吃
的巧克力棒?
身體說

在演化上,甜,意味著熱量來源,苦,表示食物可能具有毒性,因此好甜而厭苦是人類的本能。但有些食物設計,卻刻意做成苦到難以下嚥。

1939年,美軍委託巧克力公司設計軍用緊急口糧,該巧克力必須「輕巧得可以放進口袋,能承受極端低溫和高溫,難吃到沒人平常想吃」。於是軍用巧克力「洛根棒」被發明出來,獨創高可可含量巧克力棒配方,苦到沒人想吃。除非在救生艇上,或是落入敵軍戰線。

1943年,伴隨太平洋戰爭爆發,新版Tropical Bar誕生,在1940~1945年間,共有約30億條D Bar與Tropical Bar被生產,配發給世界各地的軍人。它們是二次大戰勝利背後的無名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