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動夠了,就能靜

洽詢課程

讀身體

律動天地 / 雲門教室

認識身體,一生的課題──訪「生活律動」教案總召集人何曉玫老師

「身體是個人最親密的朋友,

認識身體,是每個人一生當中都需要做的事,

這件事情做得好,則一輩子受用無窮。」

 

雲門教室「生活律動」教案召集人何曉玫老師,自幼學舞,從幼稚園開始,便在蘭陽舞蹈團中磨練各種舞蹈技巧,她回憶那段漫長的學習過程,有2件事情累積下來,一是在團體中的相處之道,無論和諧處眾或良性競爭,至少對家中唯一女孩的她來說,她在舞團中學會了如何和同性友伴一起生活。另一是專業舞蹈技巧,當她跳到國中,高中階段,技術已臻至純熟後,技術,反而是她後來害怕的一點,因為從心底升起的一股厭膩,不耐煩之感,使她不斷思考,衝撞技術背後的意義。

 

曉玫老師說:「直到進入藝術學院後,接觸到的老師與教學方法,和我們過去所受的教育完全不同,這才大開眼界,開始思考舞蹈的各種可能性。」到了紐約後,更是曉玫老師舞蹈觀念的轉捩點,她在課堂上以一招京劇架式「十三響」,令同校師生目瞪口呆,促使她明白:編舞究竟是什麼,其實並不頂重要,重要的是「誰在創作」,「誰在說話」,「說什麼話」,而一切的問題均回歸於:「我是誰?」

 

回國後,曉玫老師編舞的抉擇已非常篤定,但她必須在學校教課,才能維持專心創作所需的資源,其間,她也經常參與國內各級學校的舞蹈比賽評審工作。一回又一回下來,她說:「參與國小舞蹈專修班的評審最讓我驚心,我看著一個個梳著包頭,滿臉稚氣,在神韻和裝扮上盡力模擬的小舞者,儘管舞姿正確,但身體和靈魂卻完全沒有關連,最後我簡直不曉得該如何評下去。」

 

這些促使曉玫老師也認真思考:台灣需要怎樣的舞蹈教育?過去行之有年的舞蹈教育並沒有太大缺失,唯一的缺點,就是東方的身體在西方的舞步中,仍有其極限,勉強挾帶,最後免不了「忘了我是誰」而黯然挫敗。

 

時機成熟,因緣和合,雲門舞集創辦人與藝術總監林懷民老師早在思考同樣的問題,他告訴曉玫老師等第一波的教案研發委員,說:「我們應該找到我們的身體是什麼!」「至少,應該從東方的身體裡熬出那個滋味。」對曉致老師而言,受命研發一套舞蹈課程,很有子弟兵出來闖盪的意味,總得做些不一樣的東西。

 

「我們自己都站在舞台上演出過,我們知道,一個舞者能否站在舞台上發光,不可能只靠著舞蹈技巧的模仿而已,更需要他對生活事物的靈敏度,好奇心和個性特質,」因此,雲門教室教案的設計方向,便以生活經驗為出發點,凡是生活中的素材,音樂的,美術的,戲劇的,語文的,人際的,情緒的……老師都希望導引學生從生活中讓身體去體驗,進一步習慣用身體來表達,進而喜歡自己的身體,至少知道怎樣是舒服的,怎樣不舒服,感受身體與時間,空間,內外環境和諧美妙的體驗,甚至因而懂得尊重人我彼此。

 

這些體驗並不是新的東西,而是人們從小與生俱有的基底,舞動肢體的課程,只是幫忙找出這份原有的好奇心,創造力,多元思考力等等,使之不受制約,自然向外增長與擴展。最後,整套教案才有了一個樸素平實的名字「生活律動」。 

 

曉玫老師說:「一個舞者在舞台上舉起一支腿,需要多少的自信,多少的驕傲,多少次的挫敗,與多少次的內在琢磨!」所以生活律動課程,並沒有有所謂的「終點」,更重要的是,這套肢體舞動課程並不是為了培育專業舞者,更多可能是行銷,律師,建築師,科學家,經濟專家,高科技人才……各行各業傑出的人才,都具有生活律動的特質,亦即對整個生命的熱情和不息的探索,有了這樣的基礎,去學什麼都不怕難,去做任何事情都沒問題。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