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身體
掌握主動選擇的權利

費登奎斯(Feldenkrais Method®)教育學派創始人,出生於烏克蘭猶太裔的Moshe Feldenkrais 博士在世時強調:「動作即生命。生命是個過程,改善過程的品質,也改善了生命的本質。」他結合東方武術,兒童發展,解剖學,物理學,生物學,生理學,語言學,運動學,神經學,心理學和人類學等,運用新的動作方式幫助自己避免疼痛的走路。最終創造出一套新的身心整合教育系統,成功地改善身體的動作與身心整體的運作功能。

1904 年出生於烏克蘭的費登奎斯是物理學博士,原本專門研究核能與反潛科技。1940 年代,為了逃避納粹追擊,在潛水艇上滑倒,引發舊傷而接近癱瘓。由於外科醫生告知手術只有50%的成功率,於是費登奎斯決定深入研究自己的身體。

先察覺 才能選擇是否改變

從身體出發的過程中,費登奎斯首先意識到,青少年時期的運動傷害從未真正痊癒。還注意到,逃亡時心中的焦慮感會加重疼痛。甚至於,原來他膝蓋的問題與本身性格有關連。他開始思考,身體功能失常可能不是外傷造成的,而是自身對於傷害的反應。在這樣的假設之下,如果人能夠選擇適應不一樣的心理與生理反應,或許可以減低疼痛,突破限制,讓身體恢復原本功能。

在臺灣設立費登奎斯工作坊的老師蔡佩仁指出,費登奎斯主要是從覺察習慣著手,「不一定是要做什麼改變,而是要『覺察』,」她強調,當了解自己的習慣是什麼之後,才能夠有機會「選擇」:是否要繼續保留自己的習慣或者改變,而不是由外力強加或主導的。

「改變是自己的決定,而不是別人幫你改。」佩仁老師舉例,有些脊椎側彎的小學生,醫生會要他穿矯正衣,這就是用外力來改變習慣。然而對於孩子而言,其實並不會覺得自己的姿勢是彎的。而費登奎斯身心教育學派的方式,很可能是透過動作的設計讓孩子更彎,讓他真正感覺到自己的脊椎原來有那麼彎。奇妙的是,人體的神經系統自然會感覺到,而產生本能改變的需求,脊椎就會慢慢回到原本的位置。

做選擇 生命就有了改變的可能

「自由」「做選擇的能力」才是關鍵,也是身體認同的基礎。但是,在臺灣教育體系,社會氛圍中成長的人,或許很難體會,甚至無法理解,「這是一個觀念的改變,觀念改變,也是生命深層的改變。」

曾經有一位小兒痲痺患者一跛一跛地走進費登奎斯的教室,上完課之後,仍然一跛一跛地走出去。旁人看見後說:「這沒有用呀,他還是一樣嘛!」在旁的費登奎斯立即反駁:「不,他不一樣了!因為他心裡的力量與信心不同了!」從身體出發,帶動心裡的力量與觀念的改變,影響的不只是外表的胖瘦或美醜,而是價值觀的全然轉變。

佩仁老師有位5、60 歲的學生是賣麵的阿姨,因為工作的緣故經常有身體痠痛的困擾。她在上課時察覺到,原來自己在煮麵時有些固定的習慣與用力方式。在老師的引導下,她重新學習如何使用自己的身體,改變原本的習慣之後,身體的痠痛自然而然消失。


覺察與分辨 啟動身體自主的本能

另外一位學生才9 歲多,面對學校功課,老師,有種說不出來的壓力。到了佩仁老師的課堂上,老師以做仰臥起坐的方式引導,問他幾個問題並觀察孩子的用力方式,如「你覺得仰臥起坐要做得好,哪邊的力氣最重要?」「你覺得自己的右邊比較強壯嗎?」「有學過樂器嗎?」「知道地心引力是什麼?」

結果孩子不但很快掌握到仰臥起坐的訣竅,回家之後面對功課壓力,也開始懂得思考分辨「壓力是什麼樣的感覺?」「我現在有哪裡正在用力?」對於壓力的反應從原本的逃避,壓抑,變成了面對,處理。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可以處理困難的事情。

佩仁老師說,因為學會了覺察,分辨,對於自己的身體與外在環境會越來越清楚,神經系統也會開始啟動身體自主的本能。「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她強調:「處理身體疼痛,如果只有治療,只想解決『痛』,就會不斷舊事重演。」

只解決痠痛 無法處理根本問題

有趣的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政府年度健保支出中,要花超過30 億元來支付人民的腰痠背痛問題。而在雲門教室的《身體白皮書》調查中則發現,以職業別進行交叉分析,「家管」(61.0%)與「待業/無業」(55.0%)兩類非高度勞動性的族群,卻是身體痠痛的常客。

或許這樣的現象正呼應了「只想解決痛,就會不斷舊事重演」的說法,同時,也讓我們注意到當面對眾多瑣碎事務、精神有較大壓力時,身體就會跟著緊繃不平衡,於是,痠痛就成為許多人的生活常態。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就是好方法

佩仁老師說,不一定每個人都要上費登奎斯的課,做什麼都可以。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需要依賴其他的人,事,物,可以自己幫助自己。

像是,有些人在繁忙的工作節奏中,空出一段時間,讓自己學習做麵包,烘焙。麵粉,酵母和水,三者組合之後,與空氣中的濕度、溫度產生各種不同的化學變化。當用手搓揉麵糰時,透過身體的動作力量與麵糰互動。筋度,乾濕度是否足夠,透過觸覺直接感受。麵糰是否發酵完成,則可以透過眼睛仔細觀察。

佩仁老師說,類似這樣,只要是自己的選擇,在過程中能專注投入並感受到樂趣,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都是身心整合,覺察自我的好方法。

喜歡自己的樣子 選擇自己的樣子

回到最初的問題:究竟什麼是自我認同?就是喜歡自己的樣子,生命擁有自由與選擇的能力。但是綜觀雲門教室多年來的觀察,以及《身體白皮書》調查結果,在在都指出,我們對於痠痛會「習以為常」,對於體重卻「斤斤計較」。不動身體,卻極度在意胖瘦美醜,寧可花許多錢上醫美診所,卻不願意抽個20、30 分鐘在家附近走走。愛照鏡子愛自拍,卻不滿意自己的外表,而這樣的矛盾與失衡,卻是許多人對待身體,對待自己的方法。

只注重外表,不了解身體,不動身體,就沒有辦法擁有身體認同,當然,自我認同隨之失衡,而自我價值往往也會因外表的變化起伏。「把註定會變老,凋零,死亡的身體視為自我認同的唯一條件,當然會不快樂!」旭徽老師指出,改變認同,並不是要忽略或不照顧自己的身體。

人生的圓滿 從懂身體開始

相反的,他認為在身體健康,美麗時,應該享受並珍惜這些特質,並經由正確的飲食,動身體,來照顧身體的狀況。而當美麗消逝,活力減退時,因為生命的自在與快樂並不只建立在外表上,所以絲毫不會影響自我的價值感和認同。

「我指的是身體達到一個非常舒暢的狀況。」蔣勳老師在《身體美學》書中所說的「美」,正是跳脫他人眼光,社會規範的壓力,重新回到以身體為媒介,關注並珍視自己的境界。自我認同,從身體認同開始,唯有懂身體,才能懂自己,人生才能圓滿。


一位身體工作者的自我認同之旅

英國舞蹈教育重鎮,倫敦拉邦中心校長獎畢業,曾獲英國BBC 頒發傑出表演獎,原本是法國Ariadone 舞踏團專任舞者,與許多歐洲當代編舞家合作,在全球巡迴演出。蔡佩仁,卻從光彩耀眼,充滿掌聲的舞台上退下來,回到尋常生活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接受為期4 年的費登奎斯專業教師訓練,取得教師執照,返回臺灣教授費登奎斯身心整合學。

從臺南到倫敦再到阿姆斯特丹,從舞台上的舞者到隱身幕後的身體工作者,她自己就走過一段漫長的自我認同之旅。從小讀舞蹈班,學舞始終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小時候也分辨不出究竟是不是自己的興趣。15 歲離開家鄉與父母,獨身到英國讀高中,沒有特意選擇舞蹈學校,而選擇普通高中就讀。沒想到,離開了舞蹈之後,她竟然生了一場重病。

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麼

人在異鄉,又生重病,才發現原來自己有多麼喜愛舞蹈。醫生做過許多診斷治療,甚至還曾經飛回臺灣求醫,但有趣的是,當她重新習舞之後,身體立即恢復健康。「我很幸運,很早就發現了,自己要的是什麼。」

佩仁老師說,但是有些人一直生活在臺灣,一直按照父母與教育體制安排好的規則走,卻到了長大成人之後,才發現這一切並不是自己所要的。

例如她有位同學,從小學舞蹈,表現得相當優秀。但從學校畢業後沒找到舞團的工作,轉而「找一個會賺錢」工作,於是進入廣告公司。從此跟舞蹈沒有任何關係。也是到此時才開始思考,原來或許舞蹈並不是自己的最愛。

佩仁老師喜歡舞蹈,以優秀成績自拉邦中心畢業後,順利成為職業舞者,巡迴各處表演,和許多編舞者一起工作。此時的她,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成為舞台上目光的焦點,更是許多人欣羨且難以達成的成就。

但是慢慢的,她開始思考更深層的意義:當人生大部分是由機場,劇場跟飯店構成時,當搏得滿堂彩後打包就前往下一站,她的生命,究竟對別人有什麼樣的影響與貢獻?她希望不只是在舞台上亮麗演出,而希望可以和人有更直接緊密的接觸。

這樣的思索產生著影響力,也是她學習費登奎斯的動力。於是,佩仁老師用4 年的時間拿到費登奎斯專業教師執照,離開表演舞台返回臺灣,推廣費登奎斯來幫助其他人。對照於舞者時期的她,這才是她更能安身立命的選擇。

「費登奎斯讓我感覺到,對於別人有實質的改變,跟表演時讓人感動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坐在清爽潔淨的教室內,不再是舞台上鎂光燈的焦點。從臺灣到歐洲再返回臺灣,從台前走到幕後,佩仁老師的自我認同是什麼?她說:「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原來可以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