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發現身體穩定的力量

上了一整天的班,擠上捷運好不容易回到家,總覺得筋疲力盡,只能盯著電視放空。草草洗過澡躺上床,卻又翻來覆去睡不好。朦朦朧朧睡著,一覺醒來,總需要來杯咖啡才能打起精神面對全新的一天。好不容易等到假日可以補眠,卻越睡越累……長期拖著疲憊的身軀工作,是不少人生活的常態。

也因為身體疲倦,無力,不少人的心情也始終沒辦法穩定,或者是沒有來由的憂鬰低落,有時卻又暴怒大吼大叫,不時要和自己的無力感搏鬥。

跟大人正好相反,孩子似乎擁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在學校,家裡都動個不停,不肯安靜下來。只要大人一不留意,要不就是爬高爬低,跳上跳下,否則就是和其他小朋友拉扯扭打,沒辦法安靜,專注,讓大人傷透腦筋,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過動」,該不該尋求醫生的診治,或該進行哪些調整?

「動」「靜」之間都是學問

其實,要在該「動」的時候動,該「靜」的時候靜,關鍵在於找回穩定的生命狀態。「動」這個字拆解開來就是「重」+「力」,也就是人的精力要順應自然運行法則,扎根連結,讓生命恢復穩定的狀態。

例如:一座山,遠看似乎安靜不動,但如果靠近一些或者走入山林裡,就會發現其實山是「動」的,各種動物的飲食生活,每種植物的成長與衰落,甚至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演變,都是「動」的現在進行式,生態循環綿延不絕。

人同樣如此,就算在睡眠狀態中,血液仍然悄悄流動,呼吸還是緩緩進行,而大腦系統也趁此時進行神經元的各種修復與啟動。外表看起來似乎是「靜」,內在仍然在「動」。

力量交織而成的「動態平衡」

又或者像是常被歸類於「靜態活動」的閱讀,其實一點都不「靜」,經由眼球的運動感知到文字訊息後,會帶動整個神經系統的快速與大量運作。近半世紀以來有不少研究證據顯示,閱讀甚至可以修補受傷的腦神經系統,讓它恢復正常運作。

所以,生命的本質與生活四周,其實是各種力量交織而成的「動態平衡」,而不是人事物的「靜態存在」,仔細觀察,處處都是「力量」的軌跡。

例如:洗完臉之後擦乳液的動作,稍加留意會發現,通常會先以指尖的力道按壓瓶子,接著用指腹輕柔摩擦。搓洗毛巾,同樣是摩擦的動作,但會用更大的力量集中在毛巾上。切菜時,力氣會用在刀刃與菜接觸的時候。釘釘子時,則是用更短促與更集中的方式在使力。當然,做這兩件事情時,大部分的人都會留意千萬別傷到自己的另一隻手。

這些在生命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力量,可以稱之為精力,動力,能量,活力,是比較容易看見,甚至還可以運用物理學公式計算出來的。力量展現在心理層面的,可能就是熱情,探索,使命感。若針對大腦系統來說,則是思考,推論和創造力……等。

3歲半到7歲的幼兒精力最旺盛

除了類別不同,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人的精力狀態與身心發展一樣,也有明顯差異。

從雲門教室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許多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發現3歲半到7歲是幼兒精力最旺盛,也是身心發展最重要的階段。

在這個時期,「動」就是學習,必須要有足夠的活動來釋放身體精力,同時發展肌肉與腦神經,訓練身體使用的靈活,穩定,並刺激大腦前庭發育,進行感覺統合。動得好,動得夠,才能為學習力,創造力奠定基礎。

進入7到12歲的兒童期之後,則是「肢體動能」發展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開始發展平衡感,協調性,柔軟度,敏捷性,肌力,控制力與爆發力,這些能力的發展不僅限於身體,同時牽動著思考智能,情感表達與接收等,是打造未來整體人格成長的關鍵時期。

年紀漸長 找到與身體相處之道

進入青春期階段,由於身體快速變化,常常使得青少年的身心進入躁動,不穩定狀態,需要釋放大量的體能才能平衡。這個時期開始發展建構自我形象,對於身體的感受增強,越發重視長相,身材,美醜,體能。認知自我的同時,開始重視同儕團體與社交活動,是人格塑性,價值觀成形的關鍵期,也是思考創意的萌發期。

等到長大成熟之後,成人們的身體進入穩定期,身心相對都較為平衡,但也慢慢開始有疲倦,無力,老化的感覺。成人期的時間很長,在20幾歲時可能還不會感受到身體的重要與獨特,但隨著邁入前中年期,有不少人就開始理解身體與自己的關係,感受到身體的局限,但也慢慢找出和自己身體相處的方式。

按照這樣的軌跡繼續前行,熟齡與銀髮族的身心又是另一番風光。年齡增長後,不再精力充沛是生理老化的常態。但也由於走過人生大半路程,心境上通常可以更為豁達,純真,不必再匆忙,拚鬥,可以從「動身體」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與風景。

提振精力 身體與心理一體兩面

不同的生命週期,不同的身體精力狀態,帶出不一樣的心境與人生風景,反之亦然,身體與心理其實是一體兩面。

在卡洛琳.韋伯(Caroline Webb)的著作《好日子革新手冊》中,有專章談到〈精力:用熱忱享受工作〉。書中引用作家Samuel Smills在一百多年前的一段話:「精力讓人撐過單調乏味的辛勞工作,一路過關斬將,走過人生每一個階段。精力比聰明才智還有用可靠,承載的風險與失望也不及一半。」

她認為,只要做到幾件事情,就能同時提升腦力,心情與提振精力。例如,心理學家稱為「感激法」,想起正面的好事,會強化傳遞正向人生觀的大腦神經。以及,沒事就做做好事。賓州大學的賽里格曼教授研究指出,做好事最能瞬間製造幸福感。還有神經科學家賀黑.莫爾(Jorge Mol)的跨國團隊研究證實,受測者決定捐錢時,大腦獎勵系統的反應跟「拿到錢」是一樣的。

還有,像是從日常生活中找出有趣的事,隨時隨地給自己小小的成就感,挪出社交時間與親友保持良好關係,找出個人目標努力達到,不管有沒有好笑的事都要多笑一點……卡洛琳蒐集各種心理學及大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結果,發現心情的轉換的確能夠帶動身體精力變化。

同樣的道理,動身體也可以帶動心情與思考的轉變。不管年紀多大,都可以經由「身體學習」來探索自己;藉著身體與空間,時間以及其他人的互動,找尋出身體能量的軌跡。心動,身動,腦動,以身體做為起點,用身體感受,體驗探索心靈與思考的各種可能性,讓身體的精力能收能放,能動能靜,重新找回最自在平衡的自己。

平衡 安全感 信任

身體的空間失衡,也就容易失去心情的平衡與自在,換句話說,找回身體內部原本具有的平衡,是找回從容與自由的第一步。應該怎麼做?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動身體」。

跳舞,是身體能量的空間軌跡,而動身體則是「打開身體空間」。透過運動讓筋肉與關節回到放鬆的狀態,內在空間就能得到舒展。延伸身體的內在空間,才能和外在空間融合,在這樣的狀態下,身體就會因為平衡而感到安全,進而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充足的信任感。

空間是限制,也是安全感的來源,是靜態的存在,也是文化的流動。想想看,什麼樣的空間曾經給你感動?你對於空間又有哪些想像?


與世界共舞

公園裡,散步的小女孩一時興起,身體由上往下扭動,邊表演邊問:「媽媽,猜一猜我是什麼?」媽媽說:「是毛毛蟲嗎?」孩子笑瞇了眼說:「不是啦,冬天到了,我是飄動的落葉。」

從生活出發,跟世界一起翩翩起舞

這位自在與世界共舞的小女孩,並不特別,只不過擁有欣賞世界的雙眼。

一顆樹的精力,一朵雲的精力,一條河的精力……雲門教室的「生活律動」課程,帶著孩子從生活出發,在課堂上觀察模擬各種事物的質地與精力:一樣都是輕飄飄的感覺,氣球,泡泡和雲朵,有什麼不同?堅硬的石頭人和機器人,如何展現石頭和金屬的不同質地?創造每位孩子獨一無二的舞步。

就算是平淡如水,也能觸發孩子們不同的肢體的質感。課堂中,當老師引導孩子用身體模擬水的三態,硬邦邦的冰塊,流動的水,或是蒸發無形的水蒸氣。甚至進一步現場把玩水袋,讓孩子觀察水袋的滴落,壓緊戳洞後讓水噴發,滴進墨水,轉動水流,觀察漩渦的流速……

過程中,引導孩子觀察的老師是這麼描述的:「仔細看看,水的速度是快的,還是慢的?感覺輕輕的,還是重重的?」提供關鍵的形容詞,接下來邀請孩子用身體的模擬,水的迸發,流動或旋轉,也用同樣的描述,讓孩子有如水到渠成般,用身體順利展現出水的各種質地和精力。

從不同的動作中,探索身體

課程所要啟動的,不只是對世界與生活的感受力,孩子還能從不同的動作質感,更加認識自己的身體。比方說,肌力不足的孩子,要做出堅硬的身體質感,感覺還是軟軟的。而肌力發達的孩子,做輕柔的質地,速度較難慢下來,質地也會比較粗糙。

動身體的過程中,老師會持續引導孩子仔細感覺並表達,自己的身體做什麼動作舒服,或是感受到釋放。比方說,「快樂的早晨」中,有匆忙趕時間的起床速度,與悠閒醒來的週日早晨,動完身體後,請孩子分享喜歡哪種起床速度,快的還是慢的。最後,老師會邀請孩子做一遍他不喜歡的速度,補充身體所缺乏的經驗值。

喜歡還是討厭,做得流暢還是有點卡關……不論是孩子是慢郎中還是急驚風,筋肉人或是蛋黃人,在課堂中,讓他學著感受不同的身體速度和精力,品味五花八門的動作質地,學著接納彼此的不同,欣賞自己的獨特,和身體做一輩的好朋友。

豐富身體經驗 孩子的大腦與生命

1998年雲門教室成立,2007年世界第一隻智慧型手機上市。這些年來,雲門教室的現場經驗發現,這一代的孩子,頭腦動得很快,對身體的掌控度卻變弱,彷彿大腦和身體的距離越來越遠。

或許,當大量的電子虛擬遊戲,取代傳統遊戲的時間,讓孩子越來越少動身體,腦到身體的傳導速度也變得越來越慢。

在身心發展的童年時期,豐富孩子的身體經驗,提升肢體動能,能夠加強大腦的視覺,語言,情感和動作控制的突觸連結,促進腦部的發展,早已是科學背書的腦科學常識。

一二三,木頭人!一二三,石頭人!一二三~棉花糖人!……動起來,和孩子一起,模擬世上萬物的精力流動,與世界共舞,舞動每一天的美好。


身體觀點

走向那一片草原

如果,眼前有一片遼闊青翠,如草皮般可供踏青的草原,你會有什麼反應?

孩子們肯定興高采烈的衝向草原,四處奔跑玩耍。青少年灑脫而坐,甚至躺在草皮上聊天拍照,成年人或許在草地上散步放空,或者在一旁佇足欣賞。

不同的生命階段,呈現出不同的內心風景,也展現了各種精力的樣貌。

人們口中所說的「活動」,活著就有動能。又說「活力」,活著就有精力。

活動身體才有活力,所以要「運動」,指的是「內運外動」,內運內在的呼吸精力,外動外在的身體活力。

你知道嗎?曾有人許下一個願望,他說:「但願我年邁時,還能像隻螞蟻一樣的四處走來走去!」

一個人的精力,補給了我們身心能源,讓我們有體力,氣力去體驗和開創各種生命中的事物。尤其我們的雙腳,彷彿是一個人精力陰晴的指標。

孩子們永遠不停的跑跑跳跳,他們的雙腳有無窮無盡的精力,可以四面八方,天南地北跑不停。成年人的生命狀態漸趨沉穩,柔緩的內在動能,精力開始移往屁股去了,只要站著就想坐下來。

熟年階段看遍世間百態,不再衝衝撞撞,更加平緩的內在動能,精力移向後背去了,於是需要躺下來休息,恢復精力。

如果有雙像螞蟻一樣雙腳,健步如飛,生命就會更有行動力。

對多數人而言,喚醒精力最簡單,便捷的活動就是走路。從一個人走路的精力樣態,就可以讀出這個人的生活模式。從一個城市裡行人走路的型態,也可以瞥見這個城市的活力和潛力。

飽滿的,遲鈍的。流動的,不流動的。綻放的,瑟縮的。不同的精力,呈現出全然不同的氣息。

走路是一種本能的連結,如果身體越來越不動,也不太走路,生命的能量就會枯萎沉睡。透過走路的活動,讓生命的狀態流動起來。

走著走著,看見各種不同的風景,身體也會多出一些精力,活力,形成一種開創事物的動力。

當我們活動的身體時,就給肌肉和關節注入更多的精力和活力!精力與活力,帶給身心無限的能量與可能性,生活源源不絕的轉動起來。

彷彿重返童真,身體就像長出翅膀似的,禁不住跑跳起來,甚至想要飛,自我沉醉的跳起舞。

我們可能都遺忘了,其實自己一直都嚮往著如此的行,走,坐,臥,邁開步伐,走向那一片生命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