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聊天室

讓生命 off balance,再 on balance!

專訪 黃旭徽

雲門舞集及雲門舞集2 現代舞教師
雲門教室「生活律動」世界舞蹈教案研發委員
雲門教室創意長及資深專任教師

照片提供 黃旭徽

大多數的朋友都有觀賞舞蹈演出的經驗,舞者的肢體優美又充滿力道,目眩神迷,讓人全身的感官都打開來。

曾在舞台上表演多年的黃旭徽老師說:「一場好的舞蹈演出,會讓觀眾全身也跟著『動』起來,而不是沉沉的攤到座位上去。」

刻意不平衡,是平衡的開始

旭徽老師分享了其中的奧妙:「特別是現代舞,為了表現身體的動力曲線,在舞動的過程中,常會讓身體處在偏離重心(off balance)的狀況。當身體傾斜時,重心隨即下墜,這時身體便會本能的從失衡中拉回重心的平衡上(on balance),因此做出迴轉,甚至蹦跳,創造出各種出人預料的表現,讓觀眾看得目不轉睛。

當身體一直守在重心上時,肢體動作會呈現一種安全合理的水平,垂直性線條。而偏離重心刺激著神經和力道,在冒險的狀態中,身體本能的精力會被喚起,挖掘出更多的可能性。」

原來如此,動人的肢體動作,其實是帶著超越身體重心的冒險,讓觀眾充分被喚醒。

旭徽老師說:「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常常需要把身體毫不保留地拋到空間裡,就像擲出一個飛盤一樣,從中學習釋放與控制的均衡。有時力道給太多,到了失控的地步,就無法巧妙的銜接下一個動作,結果往往就是踉蹌或跌倒在地!」

回憶習舞過程,旭徽老師表示:「當我們在練習中失控跌倒,老師反而會用讚許的口吻說『Yes,good trying!』『Good boy,wonderful!』老師永遠在鼓勵著我們,允許身體在空間中探索,舞出驚喜的動作!」

挑戰身體收放自如的能耐

跳舞如果那麼冒險,那是不是會經常跌倒和受傷呢?

「我的經驗是,越勇敢越安全,意外常常都是發生在身體過度保護,猶豫不決的時刻。如果一直固守在重心上,永遠不知道動力原來可以這樣投射,意念可以走得如此遠,變化可以如此超乎預設。」旭徽老師解釋。

「當然,觀眾們所看到的表演,都是經過千百次的演練,早就跨越了跌倒或站不穩的問題。舞者根據自身專業經驗,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讓受傷的情況減到最低。」

旭徽老師一邊比畫說:「當一個舞者可以全然的釋放精力之後,自然就學會怎麼回收,偏離重心,再回到重心平衡上。讓身體off balance,再on balance!收放自如。」

現代舞是從西方發展出來的,後來才慢慢擴展至全世界。這樣的舞蹈訓練,也反映出某些西方文化,教育上的觀念:勇敢的放,勇敢的收,超越常規,與眾不同。

盡情玩!與萬千世界無所不談

在臺灣,我們的教育其實並不鼓勵冒險,反而更支持安全的成長。

尤其這一代的父母親,盡其可能的照顧孩子,保護孩子,他們一方面了解該學習「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但仍有許多「不放心」的兩難。

讓孩子一直on balance,就得犧牲掉Off balance的驚喜和成長?!

旭徽老師形容:「幾個住在歐洲的朋友,他們生活的娛樂很單純,很少看電視,打電玩之類的活動。最常做的事,就是幾家人帶著孩子去公園玩耍。大人們通常聚在一旁談天、野餐,偶而和孩子們玩,或任著他們在草地上打滾,翻筋斗,弄得滿頭滿臉都是土。沒有人會急著阻止說『不可以,髒髒!』『不行,等一下摔倒怎麼辦?』」

「在歐美的舞蹈中心,常常也會看到媽媽舞者拎著嬰孩來上課。媽媽在練舞,嬰兒就在一旁爬行玩耍,嬰兒有時哭,有時叫,有時吵鬧,但沒人會露出「安靜一點,吵死了!」的神情,反而覺得甜蜜有趣。

當嬰兒突然發出尖聲的伊伊呀呀,打破了課堂的寂靜時,老師還會滿臉陶醉的向大家說:「喔!好可愛,我的小天使,我真喜歡聽見嬰兒的聲音,這是美妙的音樂!」

跨出同溫層,出走,再回歸

究竟什麼時候該 off balance,再 on balance?

「許多歐洲的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在進入社會之前,常會選擇一個人自助旅行來開闊人生的視野。因此,我們所見到歐美社會的年輕人,的確比較早具備成熟獨立的條件。」

「因此,林懷民老師成立了『流浪者計畫』,獎助臺灣的年輕人走出去看世界,離開安全的舒適圈,透過獨立自主的自助旅行,打開生命的視野。」

離開了平日的家人,朋友和生活環境裡既定的重心,在偏離中認識自己,就像所有愛玩耍的孩子一樣,本著天性和初衷,再次回歸自己的重心。

旭徽老師說:「年輕本該如此,勇敢的走出去,找到自己生命中收放自如的平衡感,在重心的擺動之間,從容的讓自己on balance!」


學員專訪

身體,還有什麼新的可能?

專訪 黃璐珊

照片提供 黃璐珊

在一次「生活律動」成人課程的課堂,老師引導大家跳完一段具挑戰性的舞步,鼓勵說著:「璐珊姐沒問題,大家就沒問題。」同學們紛紛玩笑抗議:「璐珊姐又不是一般的大姐。」

實現未曾想像的身體經驗

熱愛動身體的黃璐珊,從來不曾拒絕課堂上任何新動作的挑戰。她坦言說:「我有個毛病,越累的時候,越會傻笑,也會想再試一次。」對自己身體十分熟悉的她,也不是所有動作都「接單」,因為認識自己的身體,知道自身的能與不能,在察覺動作掌控不大好時,就會輕輕帶過,她笑聲朗朗說:「保留身體的實力和能耐,就能再多跳幾年!」

踏入耳順之年,留著俏麗短髮的黃璐珊,聊起何時開始加入成人律動,目光閃亮,笑容裡滿是雀躍的說:「2002年,我正在台北館前路過斑馬線,突然飛來一張傳單,叭一聲打在我的臉上,定眼一看:『雲門教室成人律動課開班。』」

揚名國際的雲門舞集,竟然有開課給一般大眾?懷抱著興奮心情,黃璐珊立刻走往當年的台北站前館報名。如此戲劇化的展開,雖然已時隔16年,彷彿還像昨天。

從小熱愛跳舞的她,小時候因為環境不許可,沒辦法接觸舞蹈。在鐵路局上班後,持續參加各種舞蹈的課程,芭蕾,爵士,瑜珈,平劇,民族舞……黃璐珊總是樂此不疲,享受每種舞蹈帶給身體的體驗及驚喜。

成人律動課,讓黃璐珊與身體再見鍾情,甚至果斷放棄其他的舞蹈課程。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她認為,老師對於每個身體動作的細節,動作的力量要從哪裡出發?動作的質感又該從何塑造?之間種種,專業且細膩,而且值得安心信任。

「只要願意嘗試,不要害怕,跟著老師的腳步,一點一滴慢慢打開身體。每次所累積的,都是別人拿不走的能力。」黃璐珊說,每次走進雲門教室,都是跟身體重新認識的好機會,發現「自己的身體,原來有這麼多能量,蘊藏這麼多的可能!」

越來越喜歡,每一個自己

細數16年來,曾因工作緣故,暫別課程。後來,更因為家庭生活突如其來的變動,一度墜落人生的憂鬱谷底。持續跟黃璐珊保持聯繫的雲門老師,鼓勵她回來上課,讓自己擁有整頓身心的時刻。也因此,黃璐珊養成一週上2次成人律動課的習慣,維持至今。

某次期末呈現,老師刻意安排獨舞的時刻,黃璐珊說:「呈現前,大家都很緊張,但一上場,才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樣子。」那次錄製的呈現影片,黃璐珊記得,影像內容節錄了詩人林煥彰的詩,回想當年,她仍帶著笑容輕聲默念:「有貓的樣子,我有我的樣子……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樣子,我喜歡我的樣子。」

卸下長年的工作,已經退休的黃璐珊,安排每週二晚上與週三中午,各上一堂90分鐘的成人律動課。在雲門老師的建議之下,還另外參加其他瑜珈課程。週一到週六,每天都跳元極舞,計畫報名元極舞的個人比賽。另外,每週一三五的晚上,還排定了太極拳的課程。

所有朋友都知道,想約她見面,一定得錯開她動身體的時間,不然會被無情拒絕:「不行喔,我要跳舞!」

滿滿的動身體時間表,是讓黃璐珊維持青春活力的祕訣。走過人生的千山萬水,多年來,就像生活在跳舞王國的孩子,一路好奇追問:身體,還有什麼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