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當下,回歸真正的我

隨著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處處可見低頭族。大家忙著滑手機,上臉書,LINE聊天,打電玩,逛網路,無處不在的網路媒體,讓現代人無時無刻不分心。隨著短資訊一路飄移,全球正處於一個失焦的分心年代。

找回專注,提升思考,這不僅是競爭力,更是好好生活的能力。

分心世代,專注何其重要

1996年,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以重量級鉅作《EQ》道出超越IQ的心智力量,掀起狂潮。2014年,高曼再次以突破性觀點,提出《專注的力量》(Focus)是現代人最缺的資源,它不僅能帶來高成效,更能豐富每個人的心靈資產,進而產生一股內在的安定力量。

高曼形容,專注力就像是一種「心智肌肉」,因為,注意力的運作方式很像肌肉,一不加以鍛鍊就會萎縮,好好鍛鍊就會成長茁壯。

他指出,一位領導者若想成功,需要3種專注力。事實上,不只是領導者需要,我們每個人,甚至是孩子,都能從這3種專注力中,獲得平衡,快樂與美好的成果。它分別是內在的專注,對他人的專注,以及對外界的專注。

內在的專注,是聆聽自己的聲音,覺察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進而能釐清事情的優先順序,引領出正確的價值觀。

對他人的專注,是站在他人的立場,以同理心去了解別人內在的想法與感受,給予協助,幫助我們平順人際關係。

對外界的專注,則是站在領導者的視野,理解大環境與生態體系,產生宏觀且客觀的判斷。這對事情的決策,組織管理和創新思維,都有助益。

專注力,不只是狹隘的指低頭看書或寫功課,它廣闊的包括:自我的體察,自我的紀律,以及尊重他人,達到內在與外在的和諧。

圍棋手的專注與思維

臺灣圍棋史上最強的女子職業選手黑嘉嘉,年僅22歲,卻早已站上國際舞台。她形容:「下棋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專注。」下棋時的她,外表沉靜,實則千軍萬馬,「因為這是整盤棋的思維,很活躍,要想這想那,計算的地方很多,還需要做形勢判斷,剛好我是『長考型』的人,很享受這樣的變化。」下棋時要專注,又要做全盤性的思考,黑嘉嘉感謝父母對她的教育方式,讓她很小的時候就做自己喜歡的事。

小時候學圍棋,跳舞,琵琶,游泳。8歲時,黑嘉嘉因為看了漫畫《棋靈王》,立志成為職業圍棋選手,「我知道無論喜歡什麼,都有基本功,需要大量學習的時間,所以我必須學會選擇,懂得放棄!」她回憶11歲移居美國時,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與全世界的圍棋好手在網上對弈,下午放學做完功課,馬上接著下棋到吃晚餐,晚餐後再繼續對戰。

因為興趣而產生的專注力,成為她日後的關鍵能力。

下完棋之後,黑嘉嘉還會「複盤」,也就是把整盤棋三百多個棋子再一步步重看一次。「這非常重要,可以知道是哪幾步導致失敗或得勝,或是某些形式並不好,應該再研究一下。」專注與思考,帶給她很大的快樂,「所以我每一天都下棋。」

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專注且堅持下去,正面的能量與成果,自然源源不絕產生。

親子共讀,美好的專注力

閱讀,不能只是比拚書本數量,而是要透過閱讀,連結生活經驗,擴展視野和觀點,再帶著這般體會,進一步感受生活,探索世界。

從小培養親子共讀的習慣,讀故事書,讀經,讀詩與兒謠。藉著閱讀,協助提升孩子的專注能力。把故事朗讀出來,傾聽故事時,不但能激發想像力,在大腦「播放電影」,也能刺激語言與思考能力,推測或思考情節的發展。甚至可以鼓勵孩子把它背起來,英文稱背誦為「to know it by the heart用心來領會」。

閱讀,也是思考力的訓練。

《親子天下》人氣專欄作家李坤珊博士發現,缺少閱讀習慣的孩子,最愛問的是:「這(那)是什麼?」。而一個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他會問:「為什麼?」他喜歡思考,擁有訊息判斷能力,總是好奇著,期待能夠挖掘更多的知識。可以想見,日後面對網路上龐大,碎片化訊息時,懂得問「為什麼」的孩子,較能擁有知識的掌控權。

我思故我在。紙本和網路的閱讀,提供我們站在「巨人的肩上」眺看萬千世界的多元角度,不論是心有戚戚焉,或無法感同身受,都是眾聲喧嘩中,專注思考所汲洗出的美好的體會。

讀繪本,原來也是專注的好方法

「怎麼辦,我覺得我家小孩很不專心耶!」這是許多現代父母的共同困擾。繪本《貪心猴與快樂熊貓》(法鼓文化出版),生動的描繪出這個問題。

猴子問熊貓:「你看起來為什麼總是那個快樂、平靜?」
熊貓說:「因為我散步,我工作,我讀書,我吃東西,我玩遊戲,然後我休息。」
猴子說:「我也是啊,熊貓就問了,那你做這些事情時,都在想什麼?」
「我散步時想要做家事,我做家事時想要讀書,我讀書時想要吃東西,我吃東西想要睡覺,玩遊戲時想要休息⋯⋯」猴子說。
熊貓「哦~」了一聲,「你太貪心了」,熊貓接著說:「我工作時就只是工作,我讀書時就只是讀書,我吃東西時就只是吃東西,我遊戲時就只是玩遊戲,當我休息時,就只是休息。」
故事走到這兒,熊貓溫柔的說,「真正的快樂,是把你的注意力放在現在正在做的事上,這就叫做用心。」

帶著孩子,用輕柔的聲音,緩緩唸出這個故事時,孩子若有所悟,彷彿就像小猴子一樣點點頭。不只是故事本身,當媽媽專心孩子導讀繪本時,也是一種「專注」的展現。

父母溫柔的聲音,可以給孩子安定的力量,是一種示範也是一種引導,帶領孩子最平緩舒泰的方式,進入專注學習的狀態。

身體遊戲中,學習專注

對孩子而言,專注,是可以透過遊戲學習的。

在雲門教室裡,一堂50分鐘的課程,孩子要聽指令,要用身體反應,經常還得跟別人合作,若沒有專注,是無法完成的。

一上課,老師請小小孩閉上眼,透過老師的引導,想像自己是棵樹,身體直挺挺的,不會東倒西歪,接著慢慢吸氣,再緩緩吐氣,就像在森林裡⋯⋯看課窗外的爸爸媽媽好驚訝,那個平常坐不住的孩子,還有那個愛當無尾熊的孩子,竟然能沉穩的閉上眼,彷彿與世界脫離了——專注在自己的小宇宙裡。

另一堂課是「鬼抓人」,孩子一邊張大眼睛觀察,一邊控制自己的身體。當然,沒有一個孩子被鬼抓到,因為他們非常專注,不僅是自我的專注,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專注。

在武術課程裡,專注,更是無所不在。看似簡單的一拳,不是只有手臂運作而已,力道要從腳底竄起,由下而上,經過後背,再由後而前,整個衝擊出來,意念不只在手,而是要整合成「全身是一拳」。

練武術,不只專注,還得分注,這分注並不是分心,而是同時關照到全身各著部位,如此細緻幽微,不只練身也練心。

回到家裡頭,孩子可以繼續用遊戲練習專注力。「拼圖」是每個孩子都很喜歡的遊戲,家長可以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加提高難度,從5片,15片,50片,到100片⋯⋯可以培養孩子「持續性」的專注力,更能從一次次的挑戰中建立自信。

「串珠珠」是非常吸引小女孩的一種遊戲,過程中要挑色,配色,準確串連,無形中訓練孩子「選擇性」與「交替性」的專注力。當然,這也是美感的學習與累積。

仔細觀察,當孩子專注時,會自然散發一束吸引注目的光芒。而這道光芒,也會照耀著他們自身與前方的道路,越過顛簸嶇行,勇敢面對成長路上的各式挑戰。


Google之後,然後呢?──海量資訊時代,更需要聚焦思考

出門旅行,走在鄉間小路,一群大人聊天時,無意間提到忘了帶水,不知口渴了怎麼辦?一旁3歲的孩子說:「可以Google水在哪裡呀?」當所有的訊息與資訊都在網路上,隨手可得,如何處理訊息?如何將資訊轉換成有用的知識?是網路世代的全新課題。

現代孩子似乎見多識廣,一付「太陽底下沒啥新鮮事」的老成態度。實際上,由於大部分的見聞,往往是來自於第二手,第三手……的網路資訊,而不是來自於親身的體驗,缺乏真實的感受與看法,連經驗都是「虛擬」的。

科技正在改寫我們的大腦

腦科學專家認為,網路世代,加上便利的智慧裝置,似乎正在改寫大腦的獎賞機制。

當我們看電視,滑平板的「專注」,其實只是「被動專注」。我們受到環境刺激改變(例如:螢幕上聲光刺激的改變)所引發的本能朝向反應,這像動物聽到新的聲響,就會轉頭一樣,是本能反應而非主動控制。

人類的原始本能對「立即的機會或威脅」會做出反應。資訊刺激會使我們大腦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有傳遞快樂,興奮情緒的功能,又稱做快樂物質,因此資訊刺激會帶給我們快樂。

大腦本能的追求「快樂」,因此就會不斷尋求更多的刺激。2015年時,臺灣進行中小學生網路成癮調查發現,有八成五的學生屬於滑世代,當中二成甚至還是高風險,「明知花太多時間滑手機有壞處,仍控制不了自己」。

均衡一下,真實經驗與虛擬刺激

網海無涯,時時「接軌」世界的同時,更需要專注生活,用真實的體驗與感受,來均衡虛擬刺激,讓大腦在主動專注的活動中享受快樂。從小讓孩子在遊戲與學習中,學著解決問題,定下目標,畫畫,拼圖,串珠……享受專注所帶來的美好感受。

德國《焦點-學校Foucus-School》雜誌的調查發現,有四成的德國孩子「無法在腦中開關注意力的轉換器,無法從眾多影響他的刺激中,選出最重要的。」

《專注力》一書,將專注力形容為「思路開竅」,當頭腦裡混亂的結突然被打開,想法自然形成的那種狂喜。如同心理學家米哈利.傑斯克米哈(Mihaly Csiksentmihalyi)所說的「心流」,是一種流動如帛湧的感覺,出現在人們專心,與自我一致,與他人合諧相處,或成功達成任務時。這種美好的感覺,引發成功的學習,儲存在大腦。大腦覺知到這個竅門,明白為何被獎勵及其關聯,便希望複製這個成功經驗。

能夠靜得下來,排除其他干擾,全然投入一件事物的能力,不單純只是一個正確學習的技巧。生活中在過多,充滿外在刺激的世界中的自我覺察,目標設定,熱衷,專注,是成長的一大挑戰,也是一輩子的核心美德。

聚焦思考,將海量訊息去蕪存菁

海量資訊湧來,面對越來越多的資訊,更需要打開專注開關,像打開聚光燈,將焦點集中在需要專注思考的網路條目中。除了臉書按讚之外,需要把資訊轉換成有用的知識,甚至進一步提供個人的觀點與想法,閱讀與思考能力就成為相當重要的工具:如何正確理解網路資料的內容?判斷資訊的正確與否?不斷吸收新知,積累個人智慧……

面對網路世代的教育,哈佛大學教育改變領導小組計畫主持人東尼.華格納(Tony Wagner),提出7大求生術,其中包括「良好的口語與書面能力」「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求知欲和想像力」「接收資訊和分析資訊的能力」…… 換句話說,不能一昧沉溺在虛擬世界,而是要聚焦思考,去蕪存菁,在無垠網海中,發現並創造學習,不斷自我成長。

可惜的是,聚焦思考能力,正是臺灣教育所欠缺的。2015年國際學生評量(PISA)成績,臺灣15歲在學學生,閱讀成績大幅滑落,從2012年第8名滑落至第23名。為什麼在全國大力推廣閱讀運動多年後,成績反而變差?學者分析,臺灣學生只是「悅」讀,而不是「有效的閱讀」,欠缺有深度,有重點,有策略的閱讀。

回到生活,自主深呼吸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希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指出,「資訊會消耗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資訊過多就會造成注意力的匱乏。」確實,注意力已經成了一種越來越稀少,越來越難掌控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學習專注?大腦意識的專注力,是從「安靜」的基礎開始的。讓我們的心情和身體安靜下來的方法,最快速,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專注呼吸,感覺呼吸,聽見呼吸」。

當所有注意力都在單純的路徑上,思緒就不會妄念紛飛,有個地方可以沉靜安放。大腦只要處理單一路徑的資訊,會比同時處理多重資訊來得輕鬆許多,有助於安頓心靈。

就算每日生活繁忙,都值得挪出幾分鐘,將全身感官的注意力,帶回呼吸的流動上。吸氣時,感覺到空氣從鼻孔慢慢進入身體,吐氣時,從鼻孔緩緩離開身體……當注意力跑掉的時候,就在一次把自己拉回來,不必評斷,沒有對或錯,好或不好。

一開始,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可以從2~3分鐘開始,再慢慢延長。看似簡單的安靜動作,卻能強化腦部跟注意力有關的神經迴路,讓人們在分心時能立刻察覺,重新回到專注的狀態。

類似的練習,對情緒管理也很有幫助:當我們義憤填膺時,試著安靜下來,因為生氣無法解決問題,只會讓自己的能量折損,我們可以「選擇」當回那個平和快樂的自己。

身體的呼吸練習,不只訓練專心,還能訓練分心時能夠「拉回來」的能力。

微調身心節奏,放慢尋找專注力的急切步伐,讓心帶領去思考「此刻的我,因為什麼而混亂?」唯有把心安頓下來,身體與大腦就會主動攜手想辦法。


身體觀點

開啟「體適能」,放大身心覺受力

這個世紀人們最大的覺醒之一,是開始把注意力帶回自己的身體,不論是健康養生,心靈環保等,都堂而皇之的成為全球當代最受關注的議題。

從「動身體」開始,洞見一個國家的未來

世界各國吹起運動風潮,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議題,連帶的影響到經濟,文化,醫療等政策。

美國向來把「運動」視為國家最重要的政策之一,更帶動可觀的運動經濟商機。韓國近年也推動「文化夢想計畫」,積極整頓國家運動環境與改善運動參與狀況。英國也提出「終身運動習慣養成2012~2017」政策,強調從中小學至大專校院,以及職場中的民眾,每週至少要參與1次運動活動。

全民「健康運動」的意識,逐漸在臺灣社會引燃,從自行車運動,登山,路跑,動身體累積健康財富的觀念,也慢慢植入人們心中。

健康的心靈,仰賴健康的身體。從動身體的動機開始,延伸到完整的身心健康管理,唯有把注意力一次次回到自己的身體,放大身心覺受力,才能放大生命的實踐力,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命藍圖。

在「體適能」中發現身體的力量

從健康醫學的觀點,擁有良好的「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儼然成了每個人生命中最具影響力的學習。依照教育部體育署對「體適能」的定義,是身體適應生活與環境(例如:溫度,氣候變化,病毒)的綜合能力。

在網路科技的文明社會中,人們活動身體的機會越來越少,生活空間越來越小,生活步調越來越快,然而飲食的營養攝取卻越來越高,工作與生活壓力相對的增加,對許多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脅。

因此,「失去健康,就失去了全世界」,每個人更加感受到良好體適能和規律運動的重要性。依性質和需要的不同來區分,「體適能」可分為「健康體適能」和「運動體適能」2種。

「健康體適能」包括4個組成要素:

(一)身體組成:即身體質量指數,指人體身高與體重的組合比例
(二)肌力,肌耐力:身體肌肉群的活動力量
(三)柔軟度:關節,韌帶和肌肉的延展能力
(四)心肺耐力:指在某一特定運動強度下持續活動的能力

「運動體適能」包含了6大項能力:

(一)敏捷性:快速改變位置和方向的能力和效率
(二)協調性:統合神經肌肉系統產生正確,和諧配置的動作能力
(三)反應力:對於刺激或信號產生回應動作時間快慢的能力
(四)速度:係指身體在最短時間內移動的快慢能力
(五)爆發力:身體瞬間爆發的速度和力量
(六)平衡性:身體維持平衡的能力

不論是從事哪一類的身體活動,都可以開啟健康存摺的骨牌效應,重點是:現在就開始!

不只是「體適能」,動出身心的幸福力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臺灣近20年來的低生育率,預估至2025年,高齡人口將占總人口數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以及高醫療資源消耗的結構。

因此,提升全民的健康質素,成為非常重要的課題。政府也積極響應WTO的「健康老化政策」,推動「促進國民健康計畫」,鼓勵民眾養成運動休閒與健康的生活習慣,藉以降低未來老年疾病發生率與減少醫療支出。

運動習慣,最好從小開始培養。不論是促進「體適能」的球類,田徑運動,或是融入美感,藝術創意的舞蹈,創造性身體律動等,都可以透過身體能力的開發,打開心智的可能性,刺激生活行動力與競爭力等。

比方在雲門教室的「生活律動」課程,整合了幼兒體適能發展的需求,包括了四肢大小肌肉,反應,感覺統合,腦力發展,美感教育……等層面,並藉由藝術元素的刺激,打開想像力的翅膀,啟動大腦的意象與靈感的創造力,藉由動身體感知生活,人際,溝通,表達等,在「身體學習」中成長。

這樣的學習提升及開發各階段孩子應具備的能力,這些能力也將延伸影響到孩子未來生涯的各項認知學習。在自由自在的舞動經驗中,發展內在的和平感與安全感,表達對內心的喜悅,和整個世界開心對話。

藉由跳舞,快樂動身體,也能舞動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