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快樂動身體,現在就開始!

洽詢課程

讀身體

媒體報導 / 健康遠見 雲門教室專欄

練武不是練外形而是在細,沉,意

學習武術時,老師總是要求學生步式堅定,動作正確。但有趣的是,即使同樣的招式,每一招的比劃都對了,卻有些人打起拳來軟綿綿,有些人卻特別有功力,有韻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武術老師透露,這裡頭藏著3個祕訣:就是「細,沉,意」3字。

 

練武想要有所進步,就得將每個動作從粗略打到細緻。以出拳為例,當拳頭從腰際向前打出時,右手的手臂,從抱拳到打出去的過程中,要能「擦身」而出,而拳心在出拳的路徑中,也能從拳心向上,轉向內,向下,一路翻滾而出。這樣的一拳,以旋轉的姿態,遵循路徑,配上左手向後拉,藉由一前一後對拉的力量,就能讓出拳充滿勁道。

 

不僅上半身的要求,下半身的沉穩,更是武術精神的展現!如果只是微彎著腳,外型就會顯得飄浮,若能鍛鍊落胯,下沉,有了紮實的地基,一招一式才能顯得沉穩、不動如山。除了要細,沉之外,練武更要凝神專注「意念」,而非只是招式表現而已。

 

事實上,習武的道理,和唱歌,跳舞,彈琴一般,絕不是學會了就結束,而是從學習的開始,漸漸體會從粗到細,從浮到沉,從外到意的過程。大家不妨從武術健身操,多加演練,慢慢體會「精益求精」的武術精神吧!

 

武術健身操:

 

1.  站四六步跨坐,重心在後腳,前手肘平掌向下在胸前,後手抱拳在腰際。

 

 

2.  出拳之前,感受腰胯往下坐,後腳穩穩踩地,此時,後手擦腰旋轉向前,前手肘向下,向後收回。

 

 

3.  手部出拳時,腿部也要瞬間移動重心,從四六式變換成弓箭式。想像力量是從後腳,後腰,後背,一路傳送到手部,有一種「由後向前」衝出的意念。

 

 

溫馨小提醒:

 

做此動作時,可以先試著揣摩動作,多做幾次後,試著去體會動作的細微之處,要記得,「往內感受」才是練武的重點。

 

專欄介紹:

 

身體,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財富。現代人重視成就與錢財,卻忘了「照顧身心健康」是另一種無形且重要的「財富累積」。雲門教室依循自然韻律「春天甦醒、夏天釋放、秋天沉潛、冬天收斂」4大主軸,與大眾互動分享,如何透過「身體律動」,緩解生活壓力,找到讓身心和諧共處的方法,發現安頓生活的能力。

 

專欄名稱中,【身體財富ATM】的「A」代表Action(行動),「T」代表Touch(觸動身心),「M」代表Motivation(積極、動機、行動)。

 

出刊處:健康遠見/練武不是練外形而是在細,沉,意

出刊日:2018/11/02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