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動夠了,就能靜

洽詢課程

讀身體

專家觀點 / 雲門教室

找到熱情,生命自有答案──專訪兒童行為專家袁巧玲

沒有標準答案,不只是課堂上的學習過程,更是每個人一生中極為重要的課題。

 

哥倫比亞大學應用行為分析博士、兒童行為專家袁巧玲的成長歷程經常令人詑異:小時候令師長、家人傷透腦筋的「問題孩子」,竟然會成為幫助父母解決孩子問題的專家。

 

袁巧玲的學經歷洋洋灑灑,演講、授課邀約不斷,許多家長上過她的課之後,終於放心:「原來孩子還是有救的。」但是,小時候的袁巧玲,卻從來沒有人相信或期望,她的未來能夠有什麼發展。

 

 不受歡迎的小女孩 

由於父母離異,從小,袁巧玲常常借住不同的親戚家,也因此,小學6年,她總共讀了五所學校。但是不管轉學轉到哪裡,袁巧玲始終不是老師喜歡的孩子。除了長得不算頂可愛之外,成績更是不理想,「始終維持在全班倒數3、4名。」

 

人際關係也是袁巧玲的弱點。因為頻繁換學校,原本人際關係的建立就比較困難,而父母離婚,更讓她常常被貼上標籤。袁巧玲記得,國小5年級時有個好朋友告訴她:「我的媽媽說,因為你的爸爸媽媽離婚,所以你一定是個壞孩子!」

 

家庭背景加上成績不好,使得袁巧玲始終像個「邊緣人」,在眾人異樣的眼光中,顯得疏離而無助。袁巧玲說:「當時我以為自己一輩子就是這樣了!」沒有信心、成就感,當然更不會有什麼對於未來的抱負。

 

高中時代的她因為結交壞朋友,又被送回台灣,幾番轉折,才到加拿大重新開始高中學業,用成人世界的「標準答案」來看,幾乎可以判定,這個孩子是沒有希望的。但加拿大這段求學時光,卻這正是她生命極重要的轉捩點。

 

 愛上生物學  找到生命熱情 

不知道為什麼,袁巧玲開始覺得「生物學」很有趣,於是她認真地上課、複習,等到考試時,只拿到八十多分的她非常傷心。等到下一次考試,「我幾乎把課本背到爛掉,」袁巧玲回憶,結果考試成績是97分,她答錯了一題。

 

她帶著課本和考卷去找老師,翻開課本證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原來那一題真的有二個答案。於是,袁巧玲拿到滿分,也從此找到自己生命的熱情。

 

「從那時候開始,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熱愛讀書,這個動機非常強烈,讓我一路往前走。」她說,爸爸甚至從來沒看過她的成績單,因為她不是為別人而努力,而是為了自己所熱愛的目標,全力以赴。

 

回顧走過的歷程,再印證許多學者的研究,袁巧玲提醒所有的爸爸媽媽們,不要用同一個框框去看不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優勢、興趣和學習動機。成為學者,是她想要的人生,而在每個孩子心中,也都有他所想要的答案。

 

不管環境再困難、看起來再怎麼不可能,「千萬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袁巧玲強調:「只要引導他找到自己的熱情,每個生命都會有最好的答案。」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