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待在雲門教室板橋館的日子應該接近五年了,應該是我這輩子除了學校體系外,待最久還畢不了業的課外教育機構,而且還是陪著小孩的,日子久了,突然會有些話梗在心頭。


其實心裡一直覺得雲門教室是蠻奇妙的存在,不太知道在學什麼。


學校和家庭外的成長輔助場域

當初兩歲多的老大想尋找一個家庭和托幼以外的互動成長場域時,在坊間音樂教室和雲門教室中做選擇,後來選了不太知道在學什麼又相對抽象的雲門教室,當然年輕時候在兩廳院廣場外枯守戶外公演可能也是個潛移默化的原因。


其實「不太知道在學什麼」這點對我是蠻重要的,畢竟不是想讓小孩學才藝,只是希望他們在家庭學校外,能有個相對模糊中性卻具有深層底蘊的地方一起陪伴長大,覺得雲門教室恰如其分的剛好,就像當年在廣場上看《九歌》和《流浪者之歌》,真的看不太懂,卻又好喜歡,還有點點莫名感動。


一直陪孩子上雲門教室好久後,才慢慢知道「律動」這個詞,但還是不太習慣,自己陪同或是觀察到上課過程中感覺比較像是: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想像並擺動自己的身體,然後感受它,和它溝通互動,習慣它,理解它,和身體一起長大。覺得這種感覺還算舒服,做為觀看者比較難聯想到「律」這麼嚴肅的詞。


從「胎動」到「律動」

可能因為課程設計與教室空間的取向的關係,雲門教室休息區中陪同等待甚至參與的家長甚至「家庭成員」不少。除了家長外,尚在胎中待產的胎兒,強褓哺乳中的嬰兒、學步探索的小孩。


包含自己在內,周遭很多家長都是懷著或帶著新生的弟弟妹妹,在教室看課窗前探頭,在長凳前學步,擁抱剛下課的哥哥姐姐,甚至跟著一起進教室互動探索。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下跟隨著哥哥姐姐的腳步,成為下一代的學員,自己也是完整經歷了從胎動到律動都發生在雲門教室裡的過程。


其實同期間孩子也在上著坊間的音樂教室,不過可能因為沒那麼才藝的關係,這種從胎動到律動的潛移默化世代交替的現象好像只看到在雲門教室發生。



自己一開始也只是想在學校與家庭既有體制架構外,額外找一個單純中性的環境。能在慌亂長大的過程中,有個小小的空檔,不用寫學校的作業,不用學才藝,不用理會家長的絮叨,能好好觀察陪伴自己慢慢長大的身體,在動作間專注舒服的擺弄身體並任其延展,感受身體想傳達給自己的,在動作的過程中放空或是遊走自己的意念,在過程中慢慢熟悉身體這個夥伴,一起靜默,一起暴衝,一起去完成某個讓自己開心的事情。當然這些描述一開始源自於自己的想像,但在跟著進教室上親子律動課後,感受卻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