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起來讀《身體的智慧》:改變慣性,就是改變自己的起點
這本書集結14篇費登奎斯的文章與演講,談及他對學習、教育、人性、自我意識等觀念,尤其他對大腦與神經系統的看法,闡述透過非常細微的動作和很小的移動,就能調整我們的神經迴路,它解決的是「慣性」,而這「慣性」正是傷害我們身體的主因。
文/謝明霏(雲門教室執行長)
在推薦書之前,我想先談談覺察,關於身體的覺察。
我是舞者出身,對身體的感知很強,也非常敏感。然而,當我放下舞者的身份,開始負責行政工作,擔任執行長⋯⋯各種的身體毛病就跑出來了。奇怪的是,我在擔任舞者時並沒有舊傷,所以這些傷都是「新的」,都是在「不動」之後,才開始浮現。
舉例來說,我的右肩。疫情時在家工作,由於我家沒有網路、沒有桌椅,所以就把行李箱打橫當成桌子,席地曲腿側坐。長達一、兩年不正確的姿勢,加上每天長時間的工時,讓我的右手疼到連止痛藥都沒用。我去看疼痛科照超音波、吃各種消炎藥,再看復健科、骨科,都無法治癒。這時候,一位教導費登奎斯方法的老師建議我先用「覺察」的方式來處理。
接下來的一週,我把自己拉出來,當成第三者,開始觀察右肩膀—從起床開始到睡前,我的右手都在做什麼?怎麼打電腦?怎麼滑手機?⋯⋯幾天下來,我驚訝地發現,無論是手勢、拿書、拿手機⋯⋯我的右手都會呈現出一個很緊繃、充滿力道的弧線,但卻從不自覺!接下來的一週,我強迫自己不用右手,神奇的是,肩膀居然不痛了。
原來,一直以來的問題,都是從我的行為而來!而我,只是改變「慣性」,就解決了問題。這也是我為什麼想推薦《身體的智慧》這本書的原因了。
《身體的智慧》是由摩謝・費登奎斯所著,他致力於研究動作與身心之間的關係,開創出身心學三大學派之一的「費登奎斯方法」,結合神經科學、兒童發展、解剖學、物理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與經驗,開創出神經科學與身心整合的新視野。
這本書集結14篇費登奎斯的文章與演講,談及他對學習、教育、人性、自我意識等觀念,尤其他對大腦與神經系統的看法,闡述透過非常細微的動作和很小的移動,就能調整我們的神經迴路,它解決的是「慣性」,而這「慣性」正是傷害我們身體的主因。
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動中覺察,有機學習」。若我們可以敏銳地去覺察,感知我們正在做不對的事,就能重新回來重塑我們的神經系統,讓身體做正確且科學性的運行。費登奎斯說,「透過掃描自己的身體意象,就能偵測到不想要的慣性肌肉作用再度出現,有時甚至可以在發生前就察覺,並用意志的行動來抑制。」而且,「我們不鼓勵沒有注意力的機械式重複!」例如滿足於機械式重複練習的運動員只能得到很微小的進步,若能自我覺察,就能產生全新或更好的行動。
在雲門教室裡,我們也請費登奎斯的師資來為我們的老師上課,透過非常細微的引導,讓老師們更深刻地感知身體。這種教學方式,與雲門生活律動的教學方式很像,只是雲門是從身體藝術出發,費登奎斯的方法是從覺察出發,當兩者結合,雲門老師就能有更細膩的覺察,帶給孩子更正確的引導。
身體的覺察,也可以與環境產生共鳴。
記得以前當舞者時,只要遇到表演,我一定會在彩排前,提早一小時到現場。我會走到舞台正中央,想像自己和舞台結合在一起,感受自己的聲音跟這個地方的互動,想像自己做出最大、最細膩的動作。對我而言,這是上台前一段非常獨特的時光,我用身體去感知這個地方,去覺察空間的能量,讓我的身心結合在一起,產生更大的能量。
我從舞者的身體,逐漸變成一般人的身體,再慢慢走向50+。我相信,老化的過程,也可以是一個美好的過程,只要透過覺察、學習與隨時修正自己,我們將會累積更多身體的智慧,讓大腦發揮更多潛能。
最新活動
深度體驗
情境式引導的專業雲門教室律動老師,現場帶您深呼吸,覺察身心,與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場親密對話。在舞動中累積身體財富,擴展心靈版圖。在獨舞中、共舞中發覺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