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 身體說...

【有人問】耳朵最愛聽八卦?

【身體說】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別相信搬弄是非的話,這樣心存惡意的人,會揭發別人的隱私,也會同樣的對待你。」他還提出「3個篩子」說話理論:「當你想告訴別人一件事時,應該先用『真實與否,是否出於善意,重要與否?』3個篩子來過濾,再決定要不要開口告訴別人。」

想來,蘇格拉底應該沒辦法體會八卦的樂趣,也沒辦法承受「全民皆狗仔」的現代生活。然而,熱愛八卦似乎是天性,早在山頂洞人時代,我們的老祖先在點起營火的長夜中,聊得或許也是部落的八卦。

科學家還發現,當你聽過一個人的負面八卦時,你的大腦會從眾多照片中,選擇優先「看見」他。或許這是因為生物與身體在演化上,我們必須不斷搜集外界訊息,幫助我們判斷對方是敵是友?是助力還是阻力?

當耳朵聽到八卦消息時,大腦皮質開始運作,將各種訊息存檔備查,讓人們雖然身不由已,卻已投入八卦的行列。

【有人問】雞的啼叫聲,內含百種訊息?

【身體說】

咕咕咕!不只是要讓人類聞雞起舞而己。雞的腦袋,雖然只有核桃大小,卻很聰明。科學家觀察到,當雞發現食物時,階級最高的公雞,上下擺動頭部,發出噠噠聲,同時把食物啄起再丟下,同時吸引母雞的注意。當有階級較低的公雞,也想展示食物,就會被嚴厲的教訓。

為了進一步了解雞啼聲的意義,澳洲的科學家運用數位錄音設備,創造出不同虛擬實境,記錄牠們如何回應環境的挑戰。結果發現,雞的叫聲和動作,都能傳達特定訊息,而且其他雞也能了解。當一隻雞看到掠食者時,發出警告聲,其他雞聽到了,也會開始逃跑或躲避。

更驚人的是,雞還會視情況來「說話」。比方說,當公雞發現威脅時,只會發出警告啼聲,向母雞示警。如果附近是隻公雞,牠就會選擇冷漠不語,或先安全躲入草叢中再啼叫,貫徹小雞肚腸的最高原則。

【有人問】感同身受,大腦是背後的指揮官?

【身體說】

曾經,在「冰桶挑戰」熱潮下,全球瘋靡拿起裝著冰塊水的桶子當頭淋下,表達對漸凍人ALS(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關懷,觀看影片時,身體也跟著冷了起來。

為什麼會覺得冷?這是鏡像神經元的作用。鏡像神經元並沒有特定的細胞,而是大腦皮層的反射動作,像是一面鏡子,透過觀看與聽見別人的行為,在大腦內引發一連串反應,讓我們能夠同步「身歷其境」。這樣的感同身受,甚至會影響到身體,當被實驗者看到影片中的人將手放入冰塊水中,手部溫度也跟著下降,同理心越強的人,手溫改變越明顯。

心理學家認為,鏡像神經元與人類的表情認知、情緒傳遞和同理心有極重要的關聯,幫助我們理解別人的行為,順利彼此溝通,透過學習模仿,將生存技能傳承下去。

這個讓全世界都覺得冷的挑戰,成功讓更多人認識ALS,全球響應冰桶挑戰而產生的影片高達 1,700 萬支,美國漸凍人基金會募集高達1.15 億美元(約台幣 37 億元)捐款。2年後,在這筆捐款的助益下,科學家成功找出NEK1 基因變異,更進一步了解ALS,可望找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有人問】與自己心神領會的伴侶,到哪找?

【身體說】

如何在全世界75億的茫茫人海中,找到與自己心神領會的靈魂伴侶?

門當戶對,的確是值得嘗試的方向。在門當戶對的背景下,雙方閱歷與價值觀可能較相似,容易產生心理共鳴。

歸功於心理學的「重複曝光效應」,當一個人不斷出現眼前時,我們就會越看越是順眼。這或許是另一項研究結果的原因:男人傾向選擇長得和母親最像的人成為伴侶,女人則多半為長得像父親的人傾心。

知名約會網站還發現,人們喜愛和「像自己」的人約會。另一個實驗發現,受試者會覺得長得像自己的人,比較有魅力。我們的大腦也覺得:「和自己長像相似的人,比較值得信任,更有安全感。」

想找到另一半,從此幸福快樂每一天,或許該從好好認識自己開始!

【有人問】做生意的腦袋,不只人類才有?

【身體說】

以物易物,存在許多動物的行為模式裡。

單身的狒狒小姐,為了能撫摸可愛的狒狒寶寶,會先替狒狒寶寶的親生母親理毛,「買」到和狒狒寶寶相處的時間。科學家還發現,如果在狒狒寶寶較少的狒狒聚落,因物以稀為貴,狒狒小姐就要增加替狒狒寶寶的親生母親理毛的時間,才能買到跟狒狒寶寶共度時光的權利。

不只靈長類,以大魚身上寄生蟲為食的裂唇魚,會在海中開設服務站,服務大魚顧客,有時候生意太好,大魚還要排隊等待清理服務。

裂唇魚會將大魚分成本地顧客與外地顧客。外地顧客,指會到處漫游的魚種,牠們是會貨比三家的精明客人。科學家發現,當裂唇魚讓外地顧客等太久,或服務不佳,外地顧客很可能就立刻更換服務站。

裂唇魚似乎也了解清楚本地顧客與外地顧客的區別,當兩者同時出現時,牠會優先替外地顧客服務,反正本地顧客也沒有別的服務站可以去,只能原地等待。

【有人問】先聆聽自己再表達,有益身心健康?

【身體說】

我手寫我心。書寫是一種本能,當我們把腦海中的各種奇思妙想,透過文字,逐一撰寫記錄,創造文字的異想世界,這種快樂很純粹。當透過文字梳理自己的經驗,觀點和感受,有一種奇妙的療癒力:記憶力變好,睡眠更安穩,免疫力也增強。

研究顯示,如果癌症病患在接受治療前先信筆隨寫,身心的感覺都比沒寫的人好很多。

網路世代中,為何有許多人願意花費大把時間,撰寫無酬的部落格?神經學專家分析,身為群居動物,能在部落格分享個人經驗,具有撫慰痛苦的功用,寫部落格就如同聽音樂,跑步,欣賞藝術品一樣,可刺激腦部釋出多巴胺(Dopamine)。

心情不好?可以選擇聽音樂,出門跑一跑,或是坐下來,聆聽腦海中迸發的思緒,逐一書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