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找回真實溝通的能力

近幾年來,以下的場景你我都不陌生:

在餐廳吃飯,看來大約幼兒園年齡的孩子,捧著平板電腦或手機看得專注,坐在旁邊的爸媽也滑著自己的手機,偶爾抬起頭來對孩子說:「快吃,別只顧著玩手機!」

在臉書上看到一篇類似「有這X種症狀,說明你該換工作了」文章,完全說到你心坎裡,於是順手按了個「讚」再加上「分享」。沒有多久,果然已經有超過100位朋友來按讚,而且紛紛留言,還說自己「全中,真的要把人力銀行的履歷表打開了!」

為了抓到春天的尾巴,感覺似乎所有臉書朋友都到日本賞櫻:登機前自拍,全景的櫻花滿開,其中當然免不了還有精緻令人垂涎的日本甜點。

長輩轉傳了一則LINE,堅稱某國家某罐頭工廠最近有數百位員工集體感染愛滋,但消息被惡意封鎖,大家千萬別再買某國家進口的食品,最好連某國料理餐廳都別去。

在臉書上看到朋友玩了「3分鐘說完你這個人」「你天生是靠什麼吃飯的」「你的上輩子是誰」,忍不住一個接一個玩下去,不管結果準不準,反正好玩,就分享到臉書上讓朋友們看看……

真實與虛擬的界線已被抹去

從網際網路出現,一直到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的行動網路時代,由於科技產品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極大變化。

例如,十多年前相關研究還可以將研究對象分為「網路使用者」與「非網路使用者」。研究結果也常看到「在真實生活中人際關係較差者,其透過網路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頻率較高。」許多以網路交友來滿足主要人際需求的大學生,「個人的特質上常呈現較為缺乏自信,也常會在與人互動中感受到挫折。」

相對於面對面的人際關係與真實世界,過去我們會將網際網路上的一切稱為「虛擬世界」,但如今這個架構在數位網路的世界,卻已經成為真實世界中無法分割的一環。

數位溝通已成為生活常態

從幾項官方正式調查數據來看,在臺灣,你我經常使用的臉書,到2016年7月為止,月活躍用戶數成長高達1800萬人,日活躍用戶數1300萬人,每天用手機連線的用戶數達1200萬。這個數據背後的意義是,每天有超過五成的人會上臉書分享或閱讀各種資訊,而有將近八成的臺灣人每個月都會上臉書!

再看另外一個同樣普遍的通訊軟體LINE。2016年的調查指出,臺灣用戶數高達1700萬人。特別的是,不同於過去的研究結果,LINE的使用者並不只是習慣使用網際網路的年輕世代,在40歲以上中年與銀髮族群中,超過九成以上的人有使用LINE的習慣。

這麼多人在LINE上面做什麼呢?人們最常從事的行為,前5名依序為親友傳訊通話(94%),工作討論聯繫(71%),獲得商品訊息或優惠通知(34%),閱讀新聞(32%)與觀看影片(28%)。

LINE已包辦過去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的功能,使用場域包括工作與家庭,再加上資訊,娛樂與購物的功能,完全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問題關鍵不在於3C產品

難怪許多家長,憂心孩子從小沉溺於網路世界,不只浪費時間,失去深度閱讀與深入思考的機會,甚至失去了認識真實世界的能力。

這樣的現象值得擔憂嗎?是的,從各種媒體報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學生或成年人因為過度自我中心阻礙了人際關係的發展,連生活都無法自理。曾有人略帶諷刺的比較幼兒園小朋友與大學生的能力,發現大學生雖然接受了12年的學校教育,卻反而失去了幼兒園時就學會的基本能力。

然而,禁止使用數位產品就能夠解決問題嗎?很難!過度的憂心與一味的禁止,恐怕只會變本加厲。因為問題的根源不是這些觸手可得的3C產品,而是成長過程中,沒有機會學習如何與人分享互動,也不被鼓勵需要保持在學齡前學習的生活自理與人際互動能力,以至於浮現「能力倒退」的現象。

許多從事相關研究的專家指出,網路以及行動工具的使用已是生活常態,而且是人際關係的拓展,對現實生活中原本就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更有利,但是對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原本就薄弱的人,通常較有負向影響。換句話說,關鍵不在於3C工具的使用,而在於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能力。

回歸溝通本質 找回有溫度的分享

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分享跟互動的本質是不變的,人對於溝通的需求也是。

每個人都需要被聆聽,被回應,所以LINE訊息的「已讀不回」會讓人覺得焦慮不舒服。而網路上常見的「鍵盤正義魔人」「酸民」則是因為缺乏對事實的了解,隨著各種人云亦云的說法與情緒起舞。這些現象並不是由數位科技或智慧型手機造成的,只是藉由科技工具加速或過度強化了某些反應。

人是群體動物,互動分享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與其視3C產品如洪水猛獸,不如重新找回真實溝通的能力,從了解自己,愛自己出發,透過自我身體與心靈的覺察,自在從容的表達內心感受。

互動與分享的能力,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體裡。一個理解的眼神,會意的微笑,或者是輕摟肩膀,溫暖擁抱,無論透過什麼樣的身體語言,都可以傳達自己的感受,並且直接觸動別人的心靈。

分享與互動的本質不會改變,而人們對於歸屬感與愛的需求也始終不變。

對在網際網路,行動電話剛出現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是令人記憶多麼深刻的印象,這或許也是多數人對於科技的期待:可以使我們的社會成為更便利,更迅速,更少障礙,更多分享的美麗新世界。

相信只要回歸人性的本質,透過身體的學習,重新認識傾聽,陪伴與分享的重要性。科技與人性之間,一樣能共生共存,相互支撐,在生活裡達到最佳平衡點,找回真實溝通的能力。


培養非認知能力,擁抱幸福未來

晚睡晚起,不吃早餐,排便不定時,缺乏運動……身為父母,難免會經歷孩子性格固執,難以溝通,不愛與人互動的時期。

隨著社會型態改變,雙薪家庭工作忙碌,育兒習慣常常得遷就現實狀況,例如:孩子因為大人晚下班而跟著晚回家,晚睡,或是生活中難以避免電視,電玩和智慧型手機當保母,擾亂生活作息。結果就是孩子早上起不來,來不及吃早餐,平時容易無精打采,活動力不佳,導致學習力下降,無形中也影響著人際關係。

動起來,提升專注與能力

時代一直在進步,孩子的生活空間與運動時間卻持續減少。有些家長認為,就算沒有天天運動,孩子的身體「看起來」好像還算健康,精神不錯。

其實,在幼兒成長階段,若是長期缺乏運動,有些孩子會動不動就發脾氣,專注力不足,甚至容易缺乏意志力和體力。

長期研究嬰幼兒發展的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前橋明發現,許多小孩早上就在喊累,一點也不想玩,平時不喜歡交朋友,還動不動就生氣。有些父母以為是孩子的個性較「固執,龜毛」,但其實如果放任此情形不管,會造成孩子自律神經功能低下,引起荷爾蒙分泌異常,未來將影響孩子的專注與活動能力。

因為當幼兒成長到6歲時,神經功能的發展大約已達到成人的90%。在神經系統急速成長的階段,孩子的身體運動和遊戲經驗,將深深影響他未來的運動機能。

綜觀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基礎,是建立在好好吃,好好睡,好好玩之上。

滿足這3項條件,父母所遭遇的各種育兒困難和擔憂都將一掃而空。因此,前橋明建議,透過充分的戶外活動與遊戲,鼓勵幼兒多走路,動起來,孩子在玩樂中自然感到疲累,早睡早起,能提升自律神經功能,更蓄積了好體力。

不只是孩子,連大人也是。

當身體動起來,血液循環變好,就能充分輸送養分和氧氣到大腦,精神的提振,有助於舒緩情緒與壓力,不再暴躁易怒。而幼兒階段的身體教育,是孕育未來的重要關鍵,也是父母和孩子共處的寶貴時光。

好好玩,不讓3C影響空間感與社交

數位浪潮來襲,影響孩子未來能力養成的關鍵之一,還有日益深入生活的3C。研究發現,當平面電視越做越大,孩子長時間盯著螢幕,久而久之可能無法培養距離感和空間感,所以當孩子在和朋友玩耍跑跳時,不會閃躲飛過來的球,或是因為反應不及,摔倒時無法即刻伸手撐住自己的身體。

伴隨行動載具普及,社交媒體的興起,對孩子身心的影響更鉅。因為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指出,使用社交媒體時,人們通常處於長時間一心多用的狀態,孩子一旦從小習慣此狀態,長期下來容易缺乏人際互動,除了使記憶力下滑,更會導致未來社交上的障礙。

動身體,不只幫助肢體發展,更有助於社會化的形成,包括人際互動,生活自理。

許多小遊戲,都會透過身體主動去探索與學習,像是「爬行前進」「鑽」「繞圈」等,讓身體各部位相互合作,發揮所長。在看起來像在玩的過程,建構大腦對空間的認知能力,以及面對阻礙時,該如何突破困境的解決能力。

和年齡相近的朋友一起玩「123木頭人」「魔鏡魔鏡我是誰?」透過遊戲啟動觀察力,讓孩子自然和玩伴互動交流,藉著角色扮演,體會帶領者與跟隨者的不同立場與心情,聆聽與尊重的人我關係概念,緩緩的在身體遊戲時,悄然建立。

非認知能力,無形卻影響深遠

越來越多父母明白,想幫助孩子擁抱幸福人生,學業成績並非成功的唯一指標。依相關研究指出,「非認知能力」反而能促使孩子超越自我,追求精彩未來。

什麼是非認知能力(non-cognitive skills)?根據布魯金斯學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兒童家庭中心(the Center on Children and Families)的研究發現,非認知能力是指學科知識以外的能力,例如情緒,動機,自律,熱情,自信與性格特質,對於成功人生的影響程度,其實遠遠超過學業成績表現。

全球暢銷書作家保羅.塔夫(Paul Tough)在《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一書中強調,非認知能力不是靠教出來,得依靠孩子的自發性,能力才會恆久長遠。因此為孩子建構培養非認知能力的環境,就顯得相當重要。

為人父母都能理解,學習這件事,如果能從生活經驗出發,孩子的感受力將被自然喚醒。因為成長階段的孩子,正在探索自己,認識自己「有沒有能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在這樣的過程中,點滴形塑對自己的想法。

在幼兒階段,打造具備安全感與歸屬感的環境,給孩子溫暖正向的陪伴,鼓勵孩子多與人互動分享。走入小學生活,幫助孩子融入團體學習,逐漸掌握「尊重他人」與「尊重環境」的分野與界線,培養出不同的非認知能力。

美學大師蔣勳曾說:「人生中,有時會遇到很難熬,瀕臨崩潰的時刻,每當在這種關鍵的時候,也許是一首詩,一段舞,美的記憶讓人有繼續向前走的勇氣。美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種過程,只有在美的教育裡,會讓人有一種包容美,它是最寬容的教室,讓人發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透過動身體,陪伴孩子找到對身體感知與駕馭能力,讓身心在最自然愉悅的狀態下產生連結,輕鬆面對成長中的挑戰,擁抱幸福的未來。


身體觀點

心的觸動,從身體開始

許多生命中的寶貴記憶,都和身體互動有關:阿嬤撫摸孫子臉龐的手,媽媽在睡前給孩子的擁抱,戀人眼中只有彼此的親吻,好哥兒們相互拍背打氣……身體互動,總能直達內,留存感動記憶。

身體教育,從心出發,觸發感知學習,正是我們傳統文化中尚待努力的一環。身體學習,試圖掙脫只依賴大腦的「是非對錯」判斷,從心的「同理感受」,以包容的眼光接納不同,在互動與分享的歷程之間,豐厚生命能量。

拋開標準答案,開展天生的創造力

「機嚕咕嚕!呀比呀比呼……」課堂中,孩子兩兩一組用外星語互動,透過語調的抑揚頓挫,和聲音表情,猜想同伴在表達的意思,再用自創語彙回應。彼此流暢的對答,每個人都笑瞇了眼。

對許多活潑好動的孩子,「雲門教室的『生活律動』是唯一可以自在動身體,而且不會被罵的課。」他們熱烈參與每一堂課,像一朵朵舒展在陽光下的花朵。老師引導孩子化身成水的流動,雲的聚散,泡泡的輕柔飄動,或如阿兵哥的神氣硬挺……由感受出發,再由身體來呈現。

身體的造型,沒有指定動作,也不會被評分,比方說:老師不會說,你的樹怎麼這麼矮?而會說:「為什麼你的樹,是這種造型呢?」孩子或許會說:「我的樹正在睡覺。」一旦拿掉對錯判斷,就能啟動思考,找回天生的創造力。

透過肢體對話,將生活裡的情感,溝通模式,變成肢體活動的展現,創造有趣的溝通和合作。有堂「國王,僕人,與法官」的單元,孩子輪流扮演3種不同的角色,透過身體遊戲學著換位思考,扮演的國王是仁慈的還是嚴厲的?是認真的僕人還是懶惰的?還要練習擔任法官時的思考邏輯。

另一堂「快樂的早晨」,請孩子分組扮演白天叫自己起床的爸媽,以及「當下的自己」,栩栩如生的轉化呈現,像魔鏡般呈現家庭的一天。沒有長篇大論講述同理心的定義,而是藉著身體學習,自然讓孩子走出自我中心,換位同理他人感受。

回到生命原點,重拾赤子之心

對成人來說,回到身體,就像回到生命原點。一位企業裡的高階女性主管,跳起舞可能像個小女孩,沒有社會現實角色,接近身體本來的樣子,是生命成長的基礎,讓人呈現自己,創造自己,重新發現自己。

身體學習,存在日常生活的每個時刻,打開心,願意去嘗試,接納。當你用身體與別人互動時,雙方都會融化。這般融化,是一種再造與還原,是願意重新學習的開始。

你會發現:身體會因為年齡而衰老,但是心可以不老,永保赤子情懷。

打開身體防線--新時代的全人身體教育

在西方教育裡,相信一個人的存在,最真實的狀態是「人擁有身體,人就是身體」。

因此,在教育的信念裡,智能不是唯一,知識不是武器,而是鼓勵每一個個體發展對自己身體,以及他人身體的尊重與愛。

當人們真情表達自己時,便會拉近彼此身體的距離,透過無形的肢體互動,眼神的分享交流,來打開人與人之間阻隔的防線。

「從一個人身體的姿勢和態度,就可以讀到一個人的一生」我們的身體隱含了許多教育,家庭和社會道德等形塑,其間有好的品德,也有制約規範。

新時代的全人身體教育,是從身體的創造性律動中,拉近人們身體間的距離,突破制約綑綁。

身體有溫度,內心更柔軟,舞動出不一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