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 身體說...

【有人問】打呵欠是最具互動的身體語言?

【身體說】

當身邊的人打呵欠時,是不是會忍不住跟著呵欠連連?

打呵欠,具有高度傳染力,光是看到,聽到或想到打呵欠,就會讓人真的打起呵欠來。神奇原因,科學家仍在研究中:有人主張打呵欠是種演化遺跡,露出牙齒向周圍發出警告,是一種非語言的溝通。而多數的科學家則認為,這是一種「同理心」現象,就跟笑容一樣,可以消除隔閤,讓群體達成一致性。調查顯示,約六至七成的人會被打呵欠傳染,同理心越強的人,就越容易被傳染。

同理心,是一種換位思考的能力,站在對方角度,感受對方心情。讓人們能夠共享感受和情感,建立更深刻的人際關係。

有趣的是,記性好壞,竟然與同理心的能力有關。當記憶受損,通常較缺乏換位思考的能力。畢竟,要「想像」別人的感受,首先得「提取」自己的相似生命經驗,才能感同身受。

【有人問】獨處時刻,帶給身心深層的按摩?

【身體說】

身處網路世界,天涯若比鄰,精彩事件,豐富資訊,讓我們永遠不會感到寂寞或無聊。不論何時何地,指頭一點,手指一滑,就連上全世界。

時時刻刻上網,不間斷接收外界資訊,讓我們喪失「獨處」的能力。想想,有多久沒有獨處?一個人安靜發呆,放空?接受獨處,享受安靜的自我對話,身心不斷汰舊換新,還是保持青春的方法之一。

科學研究指出,在我們發呆時,處於「DMN預設模式」的大腦,仍然有信號活躍,忙碌程度超出有意識活動的20倍。科學家猜想,DMN模式對大腦各區的同步化有重要功能,能讓大腦各區像田徑選手一樣,處於槍響前的預備狀態。

每天送自己一段獨處時間,暫離科技幫手,享受孤獨與寂寞,或是一片空白。靜下心來,「觀看」腦海浮現的情緒,念頭和創意,來自內在自我的「話語」,將成為重新認識自己,扭轉生活困境的重要契機。

【有人問】助人與分享,是最良善的一種互動?

【身體說】

面對面的互動,逐漸被網路互動取代,全球性的志工服務卻在網路浪潮中興起,越來越多人,主動離開舒享自身的能力和餘裕,樂此不疲。

以花蓮五味屋為例,他們邀請旅行者多揹1公斤行李,帶著家裡多餘,但狀況仍好,可以上架販賣的二手物品,以送禮物給朋友的心情,帶到五味屋,讓孩子透過整理,標價,販售,學習與人互動。這個分享概念,吸引許多青年學子在每年暑假,旅行至花蓮,也讓偏鄉的孩子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學讀書,學習做生意。當地的孩子透過生活技能的交流回饋,在分享互助的過程,為彼此生命故事,留下美好足跡。

或許因為與人合作時,大腦裡的「快樂中樞」會持續閃閃發亮,催產素和多巴胺神經活躍不斷。也因為助人與分享,讓每個人都能自我感覺良好,讓快樂自然而然源源不絕。

【有人問】傳承,能與更多人分享?

【身體說】

流行的浪潮,滾滾前進,跟不上車的,默默消失在文明洪流之下……

成立於1984年的表演工作坊,第一件作品《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其實是為了一碗麵和相聲的消失,所寫一篇祭文。留學歸國後,不再賣相聲帶子的唱片行,和再也吃不到的一碗家常麵,讓賴聲川感嘆:「老闆完全聽不懂『相聲』2個字,可是他明明賣給我過。這太超現實了,我想探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我們讓一個活生生而重要的表演藝術死了,有誰在乎?1碗麵,1場相聲,還有我們沒有察覺到的1000件東西每天都在消失。」

失憶的社會,難以萌生新的文化。在全球化衝擊下,世界越來越像,只有透過長年傳承,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才能區辨出彼此的差異,找出在地的特色和優勢。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文化與產業,來自於集體生活經驗與記憶的積累。

活在當下很不錯,然而透過共同記憶的傳承,談論生活記憶中理所當的小事,彼此認同與自信,才能標記我們從哪裡來,正在往哪裡去,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文化產業。

【有人問】與鷹眼相互對望,小心被看穿?

【身體說】

每年秋天在恆春半島,俗稱「國慶鳥」的灰面鵟鷹,在破曉的晨光中,振翅,盤旋,如蛙跳般,乘著一道道上升熱氣流盤旋而上,形成鷹柱,再以滑翔方式溜滑到下一道熱氣流處,如同蛙跳一般,在一次次上升與滑翔之際,快速朝著遷徙目標飛去。

屬於日行性猛禽的灰面鵟鷹,為了尋找獵物,視力在不斷演化的過程,越加敏銳,鳥類研究專家發現,灰面鵟鷹的眼球非常特殊,牠們的眼球加大,增加了光線的進入,提高視線亮度,可以把黑暗角落看得更清楚。

透過科學證實,灰面鵟鷹的視網膜視覺細胞密度,光是1平方厘米,就擁有100萬個細胞,大約是人類的8倍。也就是說,灰面鵟鷹眼睛的解析度,是人類的8倍。如果擔心被灰面鵟鷹一眼看穿,記得觀察生態遷移時,以望遠鏡看望遠觀就好,以免被灰面鵟鷹看透了心思。

【有人問】機器人,將取代人與人間的互動?

【身體說】

機器人商機發燒,工業機器人正在重塑全球製造業的版圖。在少子化和高齡化的社會結構轉變下,生活輔助的需求,成為機器人產業的藍海新市場。

機器人,不只取代生產線的工作,還能勝任陪伴的任務。在荷蘭,機器人Alice在養老院陪老人聊天,機器設計師刻意將它設計得「很具依賴性」,因為幫助人「讓老人更有活力,感覺更好。」研究結束時,老人家們對它的離去依依不捨。

在美國,研究人員選擇18~24個月大的孩子來實驗,QRIO機器人具備轉頭,跳舞,哈哈大笑功能。研究人員發現,當QRIO對孩子的觸碰沒有反應,孩子很快就對它失去興趣,把它視為普通玩具。但是如果QRIO被碰到時,會哈哈大笑,孩子們會對他很友好,把他當朋友,當他電力耗盡,躺到地上時,還會替他蓋上毯子,對它說「晚安」。觸覺的互動,原來是友誼的關鍵。

有位電腦運算專家提問:「1個人孤單到老,跟選擇1個自稱愛你,行為也像愛你的機器人,不是比較好嗎?」與人互動,建立情感連結,是人類的本能需求,如果能靠機器人填補這個缺口,你的選擇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