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空間的層層想像

看到這篇文章時,讓我們先停下來,閉上眼,想一想,自己正處在什麼樣的空間裡:

我的位置在幾樓?與地面的距離大約有多遠?頭頂上的天花板是有多高?攤坐著滑手機的沙發,是柔軟或堅硬有支撐的?窗戶在我的前方或後方?我讓窗戶敞開享受著自然風?還是緊閉窗戶防止廢氣飄進來?

空間跟時間一樣,無所不在。時間的變化通常容易覺察,相對來說,空間似乎較少變動,也容易被忽略。但是,空間真的就只是「不變的地方」嗎?其實不然。

不只是靜止的存在

空間,看起來只是一種「安靜的存在」,對於身處其中的我們來說,卻有很大的影響與想像:走入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時,挑高的穹頂,高懸的十字架,是不是讓人對於造物主肅然起敬,讚嘆佩服?獨自走在陰暗狹窄的小巷,恐懼總是不請自來?置身海天一色的景象裡,似乎整個人都放鬆許多,心也跟著開闊明朗?

這種空間對感受的直接影響,以及連帶延伸出來的「想像力」,在許多中國古詩詞裡俯拾即是,寫情寫景渾然天成,缺一不可。

例如:「枯藤,老樹,昏鴉……」接在各種景色的素描之後,筆鋒一轉以「斷腸人在天涯」作結。還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詩人來到相傳赤壁之戰的古戰場,看到江水奔流,想起三國時代豪傑英雄的故事後,「人生如夢」的感受油然而生。

記憶與行為也受影響

不只影響人的感受與情緒,空間還會影響記憶跟行為,點點滴滴滲透在生活中而不自覺。

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今日,有不少人發現,網路上的資訊量遠勝於以往,但好像滑過了就忘記,不像以前看紙本書報時的印象深刻。歸結原因之一,因為手機可以不停滑動,專注力也隨之跳躍,反而讓人在閱讀時,缺乏空間感,以致於失去了強化記憶的重要線索。

人的行為,同樣受到空間的限制與影響。在超市狹窄的貨架間行走,往往會不自覺的側身,避免碰撞到貨物或其他人。在寬敞開闊的高速公路,則會忍不住加速,都是空間對身體,動作與行為的直接影響。

王家衛導演的電影《花樣年華》,就是一齣由空間影響行為的經典。

電影主要場景是一棟走道,房間,客廳局促的上海老房子,所有人在狹窄的走道,擦身而過,也展開各種不為人知的情愛糾葛。在這種受到空間限制的環境中,所展開的曖昧情感,以景寫情,正好投射出電影一開頭打出的字幕,「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

反映人對自己與環境的看法

不只人被空間影響,空間也反映出人對於自己,生活,文化的看法與品味。《紅樓夢》裡寫賈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也透過許多情節描寫她的性格,不過,其實早在一開始,曹雪芹就藉著對探春房間「秋爽齋」的描寫,點出探春的特質:

「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云: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設著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

在這個什麼都「大」的房間裡,看不出當時一般世家小姐們的閨閣之氣,反倒更像男子的豪爽氣魄,也顯示出探春不讓鬚眉的颯爽與獨立性格。

空間變動了 權力就開始流動

空間,也經常展現出權力關係,以及居住在當中的人對於社會秩序的想像及期待。

舉例來說,在企業行號的空間結構裡,辦公室的通常配置,董事長,總經理一定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龐大的辦公桌及座椅,這意味著擁有比其他人更大的權力。茶水間,往往位於不被重視的角落,只是無足輕重的附屬空間。

但,現代的科技新創公司,則喜歡採取開放式空間,無論公司規模多大,甚至連創辦人,執行長都刻意和員工坐在一起,撤掉獨立空間和豪華桌椅,也宣示了另一種權力義務關係。有趣的是,以前被忽視的茶水間,像Google這種全球企業,不僅特別重視,還隨時準備各種美食,成為吸引優秀員工的福利之一。

空間的影響很廣,環境心理學家畢恆達說:「空間就是性別,」他指出,從家庭到公共空間,每個空間都能看到性別分化的刻板印象。但無論教育界,廣告界,建築界到設計界,卻缺乏對於性別平等的洞察,仍不斷複製「男強女弱」「男主女從」意識型態,在家庭,校園,職場,社區,以及所有的生活空間之中,處處可見性別刻板印象。

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在《幸福建築》書中說,空間對人有著深且廣的影響。城市中到處可見的建築物,不只是水泥鋼筋鋁窗玻璃電線所堆疊架構的「東西」,更展現出一個世代所重視的價值。所以,找出空間中隱含的意義,也就能更清晰描繪一個世代對於權力,性別,文化的看法。

身體 也是一種空間的存在

同樣受到這種價值觀影響的,其實還有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例如:舞蹈,所展現的是身體與空間的關係,所以,分析西方舞蹈和東方舞蹈的動作,可以看出不同文化價值觀所影響的身體觀。

以雲門教室的角度觀察,在傳統西方舞蹈中,肢體動作精準而直接,彷彿充滿一股撕裂,改變空間的力量。而東方傳統肢體動作則強調圓融柔和,在呼吸吐納中感知存在的意義。前者不斷挑戰天與人的極限,後者則探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發展出截然不同的身體文化。

顯然易見的是,身體也是一種空間展示。

從身體的骨架,姿勢,可以看出一個人當下的身心狀態,如果經常身體痠痛,或者骨盆歪斜,頭頸部緊繃,可能意味著身體的空間感失去平衡,連帶著可能情緒,思考,體能都會受到影響。

身體,不只是軀幹四肢的存在,我們的身心,足以倒映出與空間環境,是否和諧共處。

平衡 安全感 信任

身體的空間失衡,也就容易失去心情的平衡與自在,換句話說,找回身體內部原本具有的平衡,是找回從容與自由的第一步。應該怎麼做?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動身體」。

跳舞,是身體能量的空間軌跡,而動身體則是「打開身體空間」。透過運動讓筋肉與關節回到放鬆的狀態,內在空間就能得到舒展。延伸身體的內在空間,才能和外在空間融合,在這樣的狀態下,身體就會因為平衡而感到安全,進而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充足的信任感。

空間是限制,也是安全感的來源,是靜態的存在,也是文化的流動。想想看,什麼樣的空間曾經給你感動?你對於空間又有哪些想像?

跳舞的房子,空間也會律動

建築,是人與空間對話的一種形式,這段對話,更存在我們的日常裡。建築不只是「視覺的」風格設計,也是「身體的」,它反映出生活所需,更是身體的安放之地。

身體最基本的外在需求,是「空間」。如同鳥兒需要天空,魚兒需要海洋,陸上動物需要寬闊的草原那般。

進入房子的空間,究竟是將身體收納起來,還是讓身體繼續「活」動起來?著名的布拉格地標--「跳舞的房子」,打破四方的建築形式,讓身體在空間中感受各種自然般的曲線韻律。

「跳舞的房子」建於1996年,由加拿大建築師法蘭克(Frank Gehry)與捷克建築師弗拉多(Vlado Milunić)所共同設計的。

蜿延扭轉的雙塔像是一對相擁而舞的男女:左邊玻璃帷幔是風姿綽約的女舞者,右邊圓柱狀的建築則是男舞者,2人婆娑起舞,舞動了整個布拉格的市容。


空間.印象

德國柏林.猶太大屠殺博物館

在這個不是展覽人類文明,而是記錄人性最黑暗,傷痛,生離與死別的博物館中,展出的不只是關於600百萬猶太人在上個世紀慘遭屠殺的歷史,更使用各種空間元素的排列,讓參觀者感同身受。傳達的,不只是對於歷史悲劇的憐憫,更是對於仇恨與歧視的省思。

小小3坪的面積,卻有個5層樓的挑高,這是生存空間的被擠壓,或是對於上帝救贖的唯一渴望?走過狹窄木橋,橋邊堆著的是當年猶太人被迫脫下的鞋子,只能靜靜訴說著主人所遭遇的一切,卻留下強烈的記憶,彷彿觀看著死亡擦身而過。

不須哭喊悲泣,更不必振臂高呼,在這個空間裡,穿越時間,讓許多你們我們和他們的記憶感受成為永恆。

日本香川縣.豐島美術館

沿著步道上行,如同一艘降落在翠綠山丘上的灰色太空船,映入眼中。但如果從鳥一樣的高度,安靜鑲嵌在梯田間的這棟建築物,則像是一滴無意滴落於島上的淚珠,凝望著瀨戶內海。

這棟建築物是由西澤立衛設計的豐島美術館,雖然名為美術館,但走入館內後卻發現,在彷若凝結靜止的空間中,沒有任何作品。沒有柱子的空盪空間,只見屋頂上有2個巨大的天窗,透入的光線映照著地上冒出的水珠,靜靜滾動,融合。

風與海,樹影與鳥鳴,海的味道跟水滑動的痕跡,美術館中沒有任何作品,卻將自然最純粹的美好,在每個人心中拓印出了一幅最獨特的畫。

美國橙縣.杭亭頓中央公園

四季溫和的南加州,冬天的陽光穿過了不枯黃的大樹。草地依舊翠綠,成群結隊的野鴨大搖大擺走過。在公園裡跑步的除了人,還有忙碌的松鼠們……

熟悉的場景,構成最家常的記憶:孩子們盪秋千,堆沙,騎腳踏車,隨著年紀越大,開始溜滑板,慢跑,散步聊天,或者找個樹蔭處休息歇腿……接著慢慢老去,告別世界後,於是家人們為了紀念逝去的歲月,捐贈一張刻著家族姓氏的長凳,就在公園的樹下,讓更多人可以經過,坐下。

一個公園裡,其實說著許多許多的故事。

跳棋遊戲

跳棋,2個人或3個人一起玩,3種顏色的棋子,無數可能的路徑,也是空間的創造與重構。如何從一團亂的布局中,找出別人沒有看到的路,或者在對手不注意的情況下,創造出只有自己知道的新路,往往必須站起來,俯視棋盤,才能找到通往目標那條若隱若現的路。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觀察,思索,選擇,決定是常態:小至捷運,公車路線,旅行的機票飯店組合,大至學校科系工作婚姻家庭……不同的選擇,創造出不同的路線與距離。

以前,常常認為「快就是好」,但其實,路上獨一無二的風景,也很寶貴。


穿越空間的身體魔法師

大與小,上和下,高和低,裡和外……隨著小小孩探索世界步伐展開,對不同空間的相對關係,也越來越清楚。

百玩不厭的躲貓貓,是信賴與安全感的建立,也是空間探索遊戲,尋找合適躲藏的空間,躲進去後別人看得到嗎……透過躲貓貓遊戲,孩子的身體覺察力和空間覺察力,會越玩越敏銳。

空間大小和距離,是從每個人的身體感受而出發。大人眼中的小公園,對小小孩來說,是遼闊的超級森林。遊子離鄉多年,回到故鄉後,往往會發現兒時的校園竟然縮水變小,從前要走上大半天的路程,現在走沒幾步就到了盡頭。

在想像空間 盡情探索

觀察孩子和空間的互動,就能看出性格:總是貼靠著牆壁,用眼睛看呀看的,是觀察型的孩子。愛在空間中奔跑,衝撞,一會兒踢牆,一會兒踏地,是探索型的孩子。給孩子適應的時間,和空間自由對話,熟悉之後,自然就能自在。鼓勵觀察型的孩子向外探索,鼓勵探索型的孩子靜下心,觀照自己與關懷空間裡的大小事。

陪伴孩子從認識身體出發,展開對世界的探索,雲門教室「生活律動」課程,在學齡前階段,沒有單一的指令:跳3下,倒退走路,請你跟我這樣做……而是透過故事引導,提升身體的能力,比方說,「今天我們要去魔法森林,先要跳過小河」,在故事展開的想像過程,讓孩子主動探索,願意挑戰自己的身體。

或是,配合音樂的低音,中音,高音,加上昆蟲的形象故事:有低低的毛毛蟲,掛在樹枝上的蛹,飛得高高的蝴蝶……用低中高的身體造型變化,打破身體的慣性,享受身體和空間的美好互動,也藉此和音樂做了好朋友。

許多細心的父母會發現,隨著身高與身體重心的變化,孩子和地板的關係也漸漸改變。

小小孩總喜歡在地上玩,常在地上做滾,爬的動作。孩子漸漸長大,身體的比例改變了,接觸地板的時間,不知不覺越來越少,跳起舞來,都是向上跳躍,往高處的動作發展。不論年紀大小,身材高低,不僅孩子,連成人你我,也都該盡情享受跟空間自在互動的樂趣,讓跳躍與匍匐,均衡並存。

掙脫束縛 勇於挑戰

「生活律動」有堂名為「蛹之生」的課,讓孩子置身彈力套袋的窄縮空間,四肢與軀幹受到局限的時候,身體的精力需先往內探索,再向外掙脫,覺察身體的脊椎力量,激發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現掙脫的勇氣。

課程進行時,老師會先讓孩子練習找到脊椎的力量:一起抖動超大被單,引導孩子不只用手和手臂的力量,是要以全身的力道讓被單擺動。再鑽進被單裡,把被單的四角壓住,讓孩子從中間的縫隙鑽進去,用脊椎的力量匍匐前進。自己滾被單,抓著被單的角落,像壽司般滾動。

接著,讓孩子和彈力套袋互動,先像毛毛蟲一樣鑽進袋中,老師會不斷問孩子:「你覺得舒服嗎?你有什麼感覺?」引導孩子去感受視覺(套袋裡的光線),嗅覺(洗衣精的味道),呼吸也要慢慢調整,聽覺(聽得到老師的指令嗎?),觸覺的感受,是熱?悶還是癢?

再請孩子試著把袋子撐起,用全身的力量推,擠,撐,做出不同的造型,感受袋子的彈性和韌性。最後,請孩子鑽進袋中,老師在袋口兩端,輕打一個平結。老師會因應每班孩子的狀況,和孩子討論,才決定是否要使用進階的束口方式,像是用繩子綁,讓身體去體會真正的束縛感。

即使做了各種身心的準備,當孩子被困在「蛹」裡,反應還是五花八門。有的孩子會在彈力套袋裡吼叫,不想面對困難,不願意想辦法掙脫。有的孩子很能自得其樂,自在舞動身體,沒幾下就跳脫了出來。也有些孩子靜靜的在彈力套袋裡,不哭也不動,不呼救也不解決,呈現完全放棄。甚至,有些孩子半個身體都已經露出彈力套袋的外面,卻直說:「我卡住了,我不行!」

遇到狀況時,老師會在孩子身邊陪伴,安慰,引導他自行找到掙脫的方法,儲備身體的挫折耐受力和突破困難的自信心。

律動,開啟身體內外宇宙的連結

空間,無所不在,是如此具體,卻又有些抽象。

孩子總熱衷在學校與公園裡,各式寬廣的場域中,尋找創造屬於自己的祕密基地,享受佔地為王的快樂。擁有自己的房間,更是成長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個人意識覺察的初始。在東西文學經典中,《愛麗絲夢遊仙境》《魔衣櫥》《哈利波特》《西遊記》……改變身體大小,穿越不同空間,就是魔法滋生所在。

魔法,就在身體裡!透過律動,將全身的肌肉回歸到放鬆狀態,延伸身體的內在空間,就能和外在空間有更密切的互動和對話,讓身體的小宇宙和世界的大宇宙產生連結,達到身心均衡和靜定。

從小到老,都要和身體成為好朋友,用身體去感受,去體驗,迎向更寬廣的世界。


身體觀點

四方的身體,圓的世界

身處數位時代,數位寶寶越來越多,哭鬧了,就送上電子遊戲讓孩子把玩。數位保母看似溫和無害的,餵養著我們的下一代。

宛如新世代的人類誕生了。年幼的孩子,眼裡喜歡看的,都是四四方方的小格子螢幕。

小小的眼睛,小小的手指和身體,彷彿就要陷落螢幕的格子裡。孩子還喜歡看天上的雲嗎?看見夜空裡的滿天星星,孩子還會拍手雀躍,興奮難掩嗎?

電子遊戲的聲光廝殺,感官的刺激強烈:雷射,LED燈光,虛幻的3D模擬……更讓不少幼教者擔憂,這些人工特效,喧賓奪主。我們的下一代,會不會不再欣賞自然的光影變化?原來是那麼和緩細膩的流動,那麼多層次的變換。

如同孩子們嚐多了加工食物,分不出「真食物」的味道,也不喜歡了。孩子的眼睛,會不會從此只對高畫素亮度的影像感到親切?

孩子的身體,像是安插著一條USB連接線,和手機,電腦接軌,改變著身體的電流訊號。

這一代的孩子,體內的躁動因子反而變多了,然而身體動能的爆發力卻在下降,形成一種不均衡的對比:躁動和不想動。

就孩子的身體發展來說,這些跑跑跳跳的能力,是奠定未來身體財富的基礎,更和自我發展,群我互動的人際大有關係。

孩子的未來,是「動」出來!將來的成就,是看他的身體能支撐他走多遠。孩子未來有多安定,就看他的身體有多穩定。

如果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小池塘,他將誤以為世界就這麼大,不知道還有大海洋。

網路紀元,人的視界無遠弗屆,知識膨脹擴展,可以天涯近在咫尺。但是我們的身體,依舊和石器時代,維持他的結構與本能,無法倚賴網路的發展進入時空的任意門。

科技再怎麼發展,身體的基本需求依然不變,心跳次數不能如撥接速度般操控,肝臟的化學作用也無法增加頻寬,身體仍舊維持它的自然運作。

網路世界一再顛覆革新,彷彿只有我們的身體恆久不變。

如果現在吃下一根香蕉,幾個小時之後,香蕉就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進入你每一個細胞,流動在血液之中,充滿全身,這是何等的奇妙啊!

身體擁有遠比任何電腦程式還複雜的運作方式,包容無限的奧祕和趣味。身體是生命的大海洋,只要我們走它,就可以自在的探索歷險。

帶領我們的孩子離開小小的格子生活吧!解放被壓縮成四方的身體,何不就從我們自己開始,讓我們進入更寬廣的世界。

自然的寰宇,不是一個四方的空間,而是沒有局限,不斷的將我們圍繞的巨大圈圈,一個圓延伸出更多更大的圓……

如果我們觀察大自然的曲線:山,河流,樹木,都是無盡的弧線和圓圈。所以孩子們跳舞時,總是不斷的轉圈圈,畫圓圓,因為他們身體的律動,還是自然的律動。反觀大人,反而多是四四方方的,機械式的晃動。

「圓」,意謂著沒有起點,沒有終點,是一個永無止盡的進行式。我們的身體,是宇宙的一部分,生命美麗的延續,律動起生命的圓圈圈,律動著整個世界,環繞出無限光燦的空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