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聊天室

聆聽身體裡的聲音

專訪 張雅雯

美國Kent State University音樂碩士,主修鋼琴演奏
現任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 助理教授
MAFIA跨域藝術 團長
中正高中,雙園國中,雲門2 舞蹈伴奏
擅長結合舞蹈與音樂,跨領域藝術創作與展演。代表作品有《2011造音》《奇怪的音樂會》《音声,詩三首》《渴望之歌》等

文字/攝影 夏凡玉
部分照片提供 張雅雯

說起張雅雯,很難定義她!碩士班主修鋼琴演奏,本該優雅的在舞台上彈琴,但是,她演過劇場,編過舞蹈,近年來更把「跨領域藝術」玩得熱鬧非凡,她把舞蹈與音樂重新解構,結合更多元素,終於理出一條跨界新出路。

好動的張雅雯,從小不是在操場玩,就是在打球。5歲時,媽媽帶著去學鋼琴,長大些她心裡就有過嘀咕:「為什麼不讓我學小提琴?這樣我就不用坐著,可以走來走去了!」這個運動小健將,不僅身手好,還遺傳媽媽的音樂天分,聽過的音樂就能把譜寫下來。假日更是教會唱詩班的一員,在那兒作詞作曲當指揮,「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外表前衛,內在古典的人,」她笑著說,應該是屬於「好動的音樂人」。

多重養分,造就今日的不同

大學因為對語言的興趣選讀德文系,旁聽哲學系時,又深深被哲學的思考力吸引。轉念哲學系後,她開始旁聽音樂系的課,戲劇課,導演課,「當時被媽媽說我這是天馬行空,3分鐘熱度,可是我就是想跟隨自己心裡頭的聲音。」當時,她甚至對攝影產生狂熱,一度想把家裡的廁所改成暗房……她笑說:「所以我現在演出找攝影很挑……也很會找啊,一看照片大概就知道攝影師的攝影風格與功力,儘管礙於經費,也還能和不凡的攝影者合作。」

畢業後,她在冷智的哲學與熱情的藝術之間盤旋思考,覺得自己更嚮往自由奔放的藝術表達,決心出國研究音樂。在準備赴美時,朋友們都以為這個鬼才同學應該是去唸另類的電子樂,想不到張雅雯卻是選擇「鋼琴演奏」。「雖然我很喜歡新鮮前衛的東西,但是古典與內斂同樣吸引我!」充滿撞擊的性格,在她身上一覽無遺。

赴美後,張雅雯開始累積音樂能量,第一次看到「舞蹈伴奏」便深受吸引,她開始接觸作曲,寫了第一個鋼琴作品,也開始對「即興」產生了熱情。回臺灣後,她當鋼琴老師,也做舞蹈伴奏,甚至創辦了MAFIA跨域藝術。

跨界,創造全新的可能

跨界,是這幾年出現的熱潮。對張雅雯而言,創作是一種自我表達,而人有許多不同面向的需求,也受不同事物吸引,當其中一種元素不足以完整表達出想法時,自然就會找尋其他元素媒材,使表達更為豐富完整。尤其豐富的伴奏經驗,讓他理解到舞蹈人的想法與需求,激發她想以一個跨足兩個領域的專業工作者身分,扮演居中橋梁,讓舞蹈人與音樂人更能認識彼此的創作思維。

不只是舞蹈,她更將音樂結合影像,甚至與畫家,演員合作,她好奇的嘗試各種跨界可能,先試廣度,接著逐一刪除,保留下來的再探深度。2012年,她就用自己喜歡的聶魯達,羅葉,林則良的3首詩與音樂相互牽引,做出極為深刻動人的作品。

身體與音樂密不可分

近幾年,張雅雯愛上芭蕾課,她說,芭蕾很像古典樂,能感受到許多內斂的美。有了身體上的訓練,她發現自己的演奏也不同了,「因為我不只是坐著,還有了律動感,想想,如果演奏時不能舒服的跟著動,那不是太可惜了嗎?」走過舞蹈的薰陶,如今張雅雯的音樂更加自由。

多年的藝術表演,讓張雅雯有這般感受,「許多東西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與技巧,那興趣就只能淺淺的!」樂於傳遞知識的她,至今已舉辦將近40場的藝術講座,從大學舞蹈、音樂系,到高中,國中,今年進入國小,從基隆,臺北,一路南下到高雄,臺南,主題包括:「現代音樂很瞎?有梗!」「即興的景致」「跨什麼跨領域?!」等。

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核心思維!對張雅雯而言,那就是實踐自我的音樂,實踐舞者的想望,以及創造出藝術的最大可能。


學員專訪

人生以好玩為出發

專訪 鄭澈

文字/攝影 夏凡玉
部分照片提供 鄭澈

採訪的日子約在某天傍晚,鄭澈剛放學,穿著建中的制服走來,他笑得溫和,一看就是很單純的孩子。「等一下可以跳個舞給我看嗎?」「現在就可以喔!」他放下了書包,開始翩翩起舞。

阿澈跳舞的時候很自在,面帶著微笑,眼神很輕柔,我感覺他是為了自己而跳。「我有時候在學校,想跳就站起來跳了!」我面露驚訝,「在教室裡嗎?」「對啊!我們班同學都習慣了,哈哈哈!」

律動中產生自信

在建中這樣競爭的環境裡,阿澈跟大多數人不太一樣,當大家都在埋首苦讀時,只有他每週五會到雲門教室上少律課(「生活律動」少年課程),每個週六,再去雲門教室上「專業舞蹈」,「反正一堂課才90分鐘,在家也不一定會讀書啊,」他想了一想接著說,「而且我覺得雲門教室很好玩。」

對阿澈而言,人生總是以好玩為出發點。

回想4歲的自己,阿澈走路總是內八,而且經常左腳絆到右腳,跌到頭上腫3個包!擔心他協調能力不好,媽媽把阿澈送到了雲門教室動身體。到了國小1年級,學校上柔道課程,他居然被老師形容「協調性佳」。慢慢的,阿澈開始覺得自己的身體「很活」,他連撿個橡皮擦都會用腳,全身的律動感也越來越強,「從此以後,我就對自己很有自信,不會自卑,不只是身體能力哦,我覺得自己做起事來也很有樣子!」

舞蹈中認識世界

再回憶起8歲,那時正好上到「生活律動」第9期與第10期,雲門教室的老師帶著全班跳舞也演戲。在《老鼠娶親》的故事裡,阿澈扮演村長,戲裡村長要替女兒找到全世界最強的人,他找太陽,太陽被雲遮住了,他找雲,雲被風吹走了,他找風,風被牆擋住了,最後,他看到老鼠在牆上打洞……演到一半,阿澈的戲服還掉了下來,他乾脆亂演,讓全場笑翻了,也讓人記憶深刻!雲門教室的明霏老師說:「阿澈很愛演戲,但他不是為了要演主角,他是想演自己覺得好玩的角色,所以每次表演都很精采。」

到了「生活律動」第11期的「世界舞蹈」課程,阿澈說這是他最愛的舞蹈,因為可以了解各國文化,像是日本舞與捕魚,墨西哥舞與帽子,說著說著,他起身跳起了印度舞,還加碼演出俄羅斯販子舞……下盤很穩的他,動作也十分到位,連手指頭的弧度都有細節。

他還說,國小5年級時看到有人在雲門教室上「專業舞蹈」課,媽媽問他想上嗎?「好啊!」他一口答應。可是當時學「專業舞蹈」是有些晚了,「缺點是筋拉不開,但是男生的彈跳性好,就是我的優勢,」阿徹接著說,「『專業舞蹈』挑戰難度高,因為它有絕對的對錯,錯了就是錯了。但是在一個限制裡,又包含許多變化!」身體學習,在「專業舞蹈」課有一定的規範,而在「生活律動」課又能盡情突破框架,就在一緊一鬆,收放之間,阿澈得到了更多養分。

雲門教室就是第二個家

「阿澈很單純,聰明樂觀,而且謙虛善良,」形容起鄭澈,從4歲看著他長大的明霏老師讚不絕口。她說,阿澈現在是雲門教室「少律8」(「生活律動」少年課程第8期)的學生,這個班級的孩子有2個共同特質:第一是他們心思單純可愛,「而且你絕不用擔心他們出去會被欺負,因為這群孩子很聰明,心中有清楚的價值觀,或許是從小在雲門教室陶冶出的性格。」

第二個特質就是正向積極,「他們在這裡動身體超過10年,這樣的過程,一定會有些動作做不到,他們就會遇見學習瓶頸或障礙,但是孩子們會慢慢去挑戰,努力突破自己。這樣的身體經驗,讓他們明白所有事情都是需要經過學習與累積,所以他們不會去訕笑別人,凡事都抱著正向積極的態度。」

不只阿澈在雲門教室上課12年,哥哥也是從小到大就在上武術課,連媽媽都已經加入「生活律動」成人課程有4年了。對熱愛動身體的這家人而言,雲門教室就是第二個家,讓身體放心又安心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