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律動 rhythm VS. 身體脈動 pulse

作家張愛玲在《談跳舞》一文中說:「中國,是沒有跳舞的國家……」在幾千年浩浩盪盪的歷史裡曾經有過,卻只是曇花一現,後人只能從文學詩詞的記載中去憑弔了。

儒家文化的思維,凡事遵循中正不倚的「體統」,讓整個燦爛的大中華文化,獨獨少了身體這門藝術。儘管在唐宋時期都曾經發展出輝煌的宮廷樂舞,但都沒有流傳下來。我們這時代所看到的民族舞蹈,都是半個多世紀來的華人舞蹈工作者,努力從傳統戲曲中取材編創出來的,透過創作重新勾勒中國舞蹈的面貌。

張愛玲又說:「中國雖有無數的人辛苦做事,為動作而動作,於肢體的流動裡感到飛揚的喜悅,卻是沒有的。中國女人的腰與屁股所以生得特別低,背影望過去,站著也像坐著。」

如今跨文化的時代潮流興起了,年輕的一代熱烈舞動起來。

即便如此,我們的文化裡,不論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始終仍有著揮之不去的聲音:「不要亂動!」,靜悄悄的把身體鎖進數千年的傳統裡。

接通「音樂律動」與「身體脈動」的頻道

天真的孩子們只要一聽到音樂,就情不自禁,自我陶醉的手舞足蹈。彷彿在他們的身體裡,有一個自在相連的頻道,從耳朵的感官轉換成身體的紓發,將音樂的律動接上身體的脈動。

傳統的非洲舞蹈,又是另一個「音樂律動」與「身體脈動」結合的最佳範例。

音樂和跳舞是非洲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娛樂活動,也是社群聯繫向心力的媒介,不但形成一種藝術形式,也讓這個沒有文字書寫的民族,可以代代傳承文化和歷史。

在原始本能的律動中,非洲舞蹈透過音樂與呼吸聲的脈動,激發出身體和靈魂的無窮的活力,共振出最高的身體力度,達到一種精神上的高潮,讓整個生命的律動進入完整合一的狀態。

可見在人體的小宇宙裡,像個音樂工廠存在著各種節奏:呼吸,脈搏的跳動,心臟的跳動,血液的流動,笑聲的振動……在這個音樂工廠中,還住著一個活潑好動的舞蹈精靈,愛跳舞,喜歡伸展肢體,更愛擁抱空間,快樂翱翔。

如果我們願意打開耳朵去聆聽,接受這些聲音流進我們的身體,和音樂工廠的節奏相唱和,自然形成一種生命律動的合奏,喚醒沉睡的舞蹈精靈。

透過敞開的聆聽,音樂和肢體動作融在一起,我們的身體開始感到自在,如孩子般沒有拘束的舞動起來了。

愛跳舞的孩子,必定是快樂的孩子,健康的孩子,熱愛生活,樂於分享的。

讓「音樂律動」與「身體脈動」,創造出生活的脈動

音樂和舞蹈一體兩面,共存共榮。特別是在身體與潛能開發的領域中,「跳舞」不僅是一種探索,也是自我的表達,人我的互動,還是一種療癒,讓身心處在比較穩定和諧的狀態。

在舞蹈中,音樂是守護身體的天使。聽那本能的律動,脈衝的節奏,挑動著所有感官,觸動著身體和靈魂,透過舞動進入幸福喜悅的狀態。當身體自在的舞動時,那種喜悅彷彿是可以天長地久的。

你有多久沒有跳舞?你有多久沒有唱歌?聽聽音樂,跳跳舞,歡慶著自已的存在,歌詠身體,舞動生命,何不讓這些美好的律動,豐富我們的生活。

有人問 身體說...

【有人問】音樂細胞人人都有嗎?

【身體說】

音樂和語言一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認知能力之一,對音樂一竅不通的人也天生具有「音樂細胞」。有些人也許是個音符盲,不認得音符名稱,卻擁有絕佳的音樂感,具有感受音樂的本能。

長久以來,神經科學家一直努力想找出反應專屬音樂的神經機制,最近終於有了突破。大腦對音樂的感知部位,座落在語言區的外圍和後區,顯示語言的演化,可能是由音樂的感知和產出轉型而成。

難怪,小嬰兒對音樂或歌聲的反應比話語更強烈,愛聽聲調較高,重覆性,簡短的「媽媽話」。許多孩子對任何聲音都相當感興趣,對不同聲音的辨識能力也很敏銳,只要聽過1~2次的音樂,就能夠朗朗上口。

擅用孩子與生俱來的本能,探索世界。運用韻律優美,節奏鮮明的遊戲活動配合,讓學習與記憶更有效率。當孩子正在嘗試透過自己創作的音樂,或專注聆聽各式各樣有趣的聲響時,千萬別打擾他,讓他盡情享受,樂在其中。

【有人問】究竟是誰發明五線譜?

【身體說】

該如何把音高準確捕捉在紙上,供其他人重製再現呢?為了記載與傳播教會聖歌,歐洲天主教會從第九世紀開始,採用諾瑪(Neuma)符號記錄音符,先畫一條線,表示f音,根據「點」「鈎」「劃」符號,落在線的上下,產生大概的音高標準。

西元十一世紀,義大利修士圭多達萊佐(Guido of Arezzo)創造了五線譜的前身,當時只有四根線,記載音域爲八度左右。他同時幫不同的音命名,用手邊的讚美詩《施洗者約瀚》,取每句詩句的開頭和中間的拉丁文音節,來命名曲調,產生Do,Re, Mi,Fa,Sol,La,Ci。

由於圭多發明的五線譜很好用,精確區分高低音,輕鬆記錄音調複雜,聲部繁多的大型音樂作品。加上圭多的教士身分,讓這套音樂系統被教會系統接受,隨著教堂儀式中大量使用音樂,又逐漸被所有人接受。之後因為重唱與演奏的需要,甚至還出現了六線,七線譜,甚至十一線譜。直到十六世紀,歐洲各國才統一了五線譜。誕生於教會的五線譜,就這樣成為全世界通用的記譜法,捕捉稍縱即逝的美妙樂音,歌詠人生的每個重要時刻。

【有人問】唱歌能讓免疫系統茁壯?

【身體說】

「歌,還是老的好。」當懷舊成為一種商機,民歌40演唱會一場接一場著開,年近半百的民歌手,與臺下事業有成的老歌迷,一起搭上「校園民歌」的時光機,在笑與淚中重返青春年少時。

科學家發現,唱歌時,大腦中會釋放出「催產素」的荷爾蒙。這種促進荷爾蒙能讓感情加溫,媽媽給寶寶餵奶時,戀人含情脈脈相互凝視時,大腦都會釋放出這種催產素。在一生當中,青春期間,大腦所釋放的催產素最多,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人對自己在青春期聽過或唱過的歌,難以忘懷。

一起來唱歌,沒事多唱歌!唱歌,不但能釋放悲傷,讓人情緒變好,提升精神健康,對生理健康也很有益處,能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能讓老年人減少吃藥和看病的次數。唱歌時,所使用的橫膈膜呼吸法,還能夠緩解壓力,讓身心長保安康哦。

【有人問】餘音真的能繞樑3日?

【身體說】

每當音樂響起,旋律透過一千億個腦神經細胞的共鳴,「存在深深的腦海裡」,甚至只要聽到片段,就會提取整首歌的記憶。實驗發現,如果受試者聆聽一首熟悉的歌曲,腦中的聽覺皮層會自動「演奏」,大腦也跟著唱歌,在音樂結束很久以後,歌聲仍會在受試者大腦中縈繞。

從前古人用「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來形容美好音樂對身心的浸染。英文則用「earworm耳朵蟲」稱呼在腦中不斷重複,揮之不去的音樂旋律。「耳朵蟲」並非出現在耳朵裡,而是一種來自於大腦的神經活動,讓人不由自主去回想與重播。心理學家發現,當「耳朵蟲」出現時,大腦的反應和聽到音樂時的反應類似,都引發了聽覺皮層的活動,這種「不自主記憶提取」,只要提取線索出現,就會自動觸發相關信息。

科學家還發現,具有餘音繞樑效果的歌曲,大多節奏強烈,具有週期性的節律,讓旋律無止無盡進行下去。至於,哪些歌曲更容易縈繞在你的心頭,也因人而異。

【有人問】莫扎特的音樂能提升智商?

【身體說】

1993年,一篇在英國發表的《音樂和空間任務能力》文章指出,大學生聽10分鐘的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後,會提升空間推理測試的分數。經《紐約時報》披露,立即引發全世界關注,大眾將這個結果解讀為「聽古典音樂,會讓孩子變聰明」。

一時間,讓孩子聽古典音樂成為新世紀的教育潮流,唱片公司紛紛推出各種號稱有治癒作用,提高智力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專輯。瞬間,莫扎特音樂具備各種神奇療效,從老年癡呆症到癲癇症,從提高智力到提高牛奶產量……

「莫扎特效應」是否具有可靠性,時至今日仍眾說紛紜。德國政府委託委員會徹底檢視與「莫扎特效應」相關的文獻後,認為此效應並不存在。2004年在《莫扎特效應:追蹤一個科學傳奇的演變》中,科學家分析:越是教育成效不彰的地方,媒體和報紙越是大力宣傳這個效應。不論結果是否夠科學,人們渴望「相信」這個效應的存在,以減緩整個社會對幼兒教育的焦慮。

未來對「莫扎特效應」的爭論也還會持續下去。相信,沉浸在聆聽音樂的專注過程,享受音樂帶來的美麗心情,遠比音樂帶來的「功效」,更值得我們在意。

【有人問】音樂節奏越快,心跳就越快?

【身體說】

音樂節拍常是模擬身體的運動型式,尤其行走的步態(gait),跟音樂關聯特別密切,走路或跑步時的體感認知,是人們感受音樂的起點。比方說,一般走路的速度是1分鐘120步,以這種速度演奏的音樂,會讓坐著的人,感覺自己在走路,每分鐘108拍的節奏,則會讓人感覺到行走的慵懶。

科學家曾對紅極一時的<江南Style>這首歌進行分析,發現它以3.6秒為1個週期,將5個音節重複4次,而整首歌中,5個音節的核心節奏重複了100次以上。這樣的節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時後的心率幾乎同步,這個感覺最為興奮的瞬間,讓大多數人聽到這首歌,會忍不住聞樂起舞。

音樂節奏響起,心跳頻率與之呼應,模仿聽見的音樂,甚至影響到自主神經系統運作,輕柔的音樂會使大腦的血液循環減慢。高音或節奏快的音樂會使身體肌肉緊張。而低音或慢板音樂,容易讓人感覺慵懶放鬆。

出門走一走,進入身體給予你的節奏。感覺身體如何呼吸,如何走路,透過行走,把世界的內在與外在,巧妙融合吧!